我只能奋不顾身____看<风声>

标签:
影视创作娱乐艺术文化休闲校园随笔 |
分类: 电影世界 |
我只能奋不顾身
我看《风声》
“民族存亡面前,我只能奋不顾身。”电影《风声》中“老鬼”最后留下的这句遗言,令人震撼。老鬼、老枪确实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民族,一种信仰。
这是真正像电影的一部电影。
我这样说是因为它的镜头和画面是在运动中展示情节的,不似大量的照像似的所谓电影们。应当说,给影片提供的造型环境其实并不丰富,只是在一个高级的堡垒式的别墅里。然而,创作者却调动了一切声光电手段营造出了符合情节需要的氛围和构图,把这部影片拍得很好看。整个戏的切入角度十分特别,一反以往绝大多数谍战片的套路,所以看着非常的新颖。
编剧麦家着实有功力,自他的《暗算》出笼之后推动着沉寂了二十多年的“谍战”类型片重新在中国银幕上兴盛起来。跟着风靡荧屏的《潜伏》把这种类型推向了高潮,现在央视正在播映的《秘战》更是推波助澜。
不过,说《风声》是中国第一部谍战大戏似乎不妥。
谍战,分敌对我、我对敌,敌我双方互为战斗对象。在谍战影片上,五十年代长影拍摄的《无形的战线》应当算作是第一部。后来轰动全国的《寂静的山林》更是直接取材于发生在长春的真实案情,表现了我谍报人员史永光(王心刚扮演)通过香港渠道打入基地在日本的敌人内部,经受住了敌人的种种考验,取得了信任,最后将敌特全部抓获的惊险过程。后来,长影拍摄的《徐秋影案件》,从另外一个角度,写了潜伏下来的特务在我防谍人员的巧妙攻势下面的矛盾心理,最后死不改悔而自杀。角度在当时来说也十分的新颖。再后来,八一厂拍的《英雄虎胆》、北影拍的《黑三角》等等。只不过那时不叫“谍战片”而叫“反特片”。“文革”后达到高潮的就是长影拍摄的《保密局的枪声》、西影拍摄的《特高科在行动》等等,都曾经风风靡一时。
不算第一部谍报大戏,并不影响它是一部相当不错的谍战片声誉。
这两年,上影摄制出了一批引人瞩目的大片,值得祝贺。《风声》,当可成为上影建厂六十周年大典的优秀献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