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审片随想录[18]

(2009-09-04 05:13:12)
标签:

侃电影

娱乐

艺术

文化

校园

学习科学发展观

杂谈

分类: 电影世界

审片随想录 [18]

爱护品牌更重要

审片真不是可以“高抬贵手”的事。

有的片子漏洞百出,故事都讲不圆全,但是政治上没问题,通不通过?还有的片子故事讲的还算圆全,可是平淡无奇、艺术上又非常粗糙,实在是不招人待见,当然也更没有市场,怎么办,通不通过?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很容易高抬“贵”手,不是从凑数量上放它一马,就是从照顾面子上放它一马。放来放去,就放出来一堆烂片。这种片子不进市场还好,一旦勉强在电视频道播出,挨骂的往往不是创作者,而是出品方。这种由“高抬贵手”带来的后果,已经不止一次的破坏着厂家的声誉,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能够得到“高抬贵手”待遇的片子,往往有点背景。

兄弟厂某位领导拍的片子,或是某位知名编导的作品,抑或是本厂在外打拼的员工拍的片子,都算是背景。比如有一部描写复转军人回乡带领农民种火龙果的片子,编导不但是某厂的著名创作人员而且还是个小领导,可是片子拍完了却不在他所在的厂出品,而是拿到长影来挂标。奇怪吧?然而看看片子就知道了,他所在的厂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水平的片子出笼的。他把片子拿到我们这儿来,我们却碍于面子高抬了贵手。还有一部作品,是某所全国知名大学的影视中心拍的,表现孩子进夏令营戒网瘾的题材。片子拍得实在是惨不忍睹,不但情节随意编造,连最基本的创作水准都不具备,却非要在长影挂标不可。经审查,这部片子再高抬贵手也没法放出去。该片的创作人员竟然上蹿下跳,调动了他的一切关系网,把省委的领导都动员了出来,非“逼”着“通过”让它挂标不可。无奈,只好高台“贵手”放它一马。结果如何?结果就是这部片子成了一个被国家有关部门狠批的典型烂片。

让烂片把厂方的牌子砸了,数量还有什么用呢?

那些烂片既赚不来奖杯也赚不来钞票,只能得到观众的唾骂。有观众唾骂还是好的,起码它还在电视屏幕上露了一下脸,更多的烂片连脸都不会露便进片库蒙尘去了。

拍烂片的人的面子与出品厂方的名誉这两个面子相比,当然厂方的名誉更重要。因为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

所以,无论是面对来挂标的片子还是面对自己本单位员工拍的片子,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艺术质量。前些年有一幅挺有名的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拿着锯子锯他自己骑着的树杈。这不是找死吗?如果把厂方比做那个人,那么不顾及厂方自己的面子,让一大堆烂片砸自己的牌子,与那个骑在树杈上锯树杈的人何异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