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自随想录[18]:谁的面子更值钱
(2009-09-03 05:42:49)
标签:
侃电影艺术娱乐文化校园随笔 |
分类: 电影世界 |
审片随想录 [18]
谁的面子更值钱
审片真不是高抬贵手的事。
有的片子漏洞百出,故事都讲不圆全,但是政治上没问题,通不通过?还有的片子故事讲的还算圆全,可是平淡无奇,实在是不招人待见,当然也更没有市场,怎么办,通不通过?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很容易高抬“贵”手,不是从凑数量上放它一马,就是从照顾面子上放它一马。凑数量的事,是政绩观在作祟。照顾面子,则是人情上的事了。有部描写复转军人回乡带领农民种火龙果的片子,主创人员是别的厂的,可是拍完了不在他所在的厂出品,却拿到另外一个厂挂标。看看片子就知道了,他所在的厂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水平的片子出笼的,可是这“另外一个厂”却碍于面子,高抬了贵手。那么,给足了这种片子面子,砸的是谁的面子呢?
数量和面子相比,面子应当更重要。否则,烂片把厂子的牌子砸了,数量还有什么用呢?那些烂片既赚不来奖杯也赚不来票子,只能得到观众的唾骂。有观众唾骂还是好的,起码它还在电视屏幕上露了一下脸,更多的烂片连脸都不会露便进片库蒙尘去了。
面子和面子相比,得看哪个面子重要了。拍烂片的人的面子与出品厂方的名誉这个面子相比,当然厂方的名誉更重要。退一万步讲,砸了厂方的名誉之后,这种烂片还到哪里去挂标呢?保住了厂方的名誉,起码还有他们的一个藏身之地吧?!
出品方的面子是厂方的生命。
所以,无论是面对来挂标的片子还是面对自己本单位员工拍的片子,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艺术质量。前些年有一个挺有名的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拿着锯子锯他自己骑着的树杈。这不是找死吗?不顾及自己的面子,让一大堆烂片砸自己的牌子,与那个骑在树杈上锯树杈的人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