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贯彻科学发展观[2]:挂标现象是痈疽

(2009-08-25 05:01:09)
标签:

学习科学发展观

侃电影

探讨

校园

随笔

文化

分类: 文化乱谭

电影应该有什么样的科学发展观[2]

挂标现象是痈疽

所谓“挂标”,就是某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忽悠来一笔钱,扯旗建组搭建草台班子粗制滥造炮制出一部影片之后,到正规的生产厂家“贴牌”出品、借壳通过。

年产四百部的影片中,几乎有二百多部左右是挂标片。

正是挂标,成为了影片数量疯狂的成长然而影片质量却鲜有提高的痈疽。

挂标,是电影生产放开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开始,拥有厂标即拥有出品权的电影厂家还卖标,从中收取数量虽然还不算太大但是却毕竟是横空飞来的外财——“挂标费”。后来,这种“挂标费”发生了一些变异,但是依然在以巧立出来的名目下充实着小金库,也滋生着腐败。更重要的是,狂揽“挂标”片成了遮掩本单位生产低迷、在主业上无所作为的遮羞布。不管来挂标的片子质量如何糟糕,艺术上如何烂,只要“不违背”国家的“七条审片标准”,更简单地说只要“政治上没问题”,就一律通过。通过它们,就积攒起了数量,有了数量就好向上级主管部门交待了。正在是这个层面上,我们说挂标现象其实是败坏电影生产秩序和电影原创精神的痈疽。

因此,中国的电影界有必要清理挂标现象,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生产厂家也靠挂标来垄断电影出品。但是它与我们在国内看到的所谓“挂标”现象完全不同。它收购来的挂标片目的是要发行,而不是为了充当“政绩”的数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商业价值,它是不会准许挂标的。商业利益是它的第一选择。我们的某些生产厂家所吸取的挂标片,则完全是一种“政绩”利益,而不是发行上的商业利益。

这就是差别。

学习好莱坞先进的管理模式,不能只学外表的皮毛,应当认真思考他们的本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