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经停留的地方__看<站台>

标签:
侃电影娱乐艺术文化校园休闲随笔 |
分类: 电影世界 |
那个曾经停留的地方
我看《站台》
据说此片禁了,但我宁愿认为它是没有公开上映。看完了,不喜欢。
当然,我不大喜欢并不等于它不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何况艺术欣赏?
在我看来,贾樟柯的片子所追求的风格是一种纪实片。看得出来,他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很深。这一点从他在学校时期拍的作业和以后所有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出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使用“非职业演员”、选择“社会题材”、采取“纪录片”的方法进行创作。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者们对生活是进行提炼的,而且这种提炼十分的到位,往往把它的内涵相当艺术的表现出来。比如《罗马十一点钟》,再比如《偷自行车的人》等等,它们在还原生活的同时特别注重情节的开掘,所以片子在平淡中相当的感人。贾樟柯的作品,虽然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很深,但是却没有达到他们的高度和深度。贾樟柯的作品是淡化一切情节,结果只剩下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事件和一种生活形态。真实到是真实,可是它不艺术。
衡量一部片子好坏标准有很多。记忆中,贾樟柯的片子还鲜有走市场的。他的出名也是因为《三峡好人》在国外得了奖。然而这片子在国内真的没有市场。这部《站台》拍成这个样子,我相信它也没有市场。但是不乏喜欢它的人。这说明,它是一部沙龙片。沙龙片也可以有它的生存空间,但这个空间不是市场空间。
面对市场,拿什么拯救你,贾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