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以"泪弹"作宣传

(2009-04-26 06:03:57)
标签:

随笔

文化

艺术

娱乐

校园

爱国

杂谈

分类: 有话就说

莫以“泪弹”作宣传

三说《南京,南京》

昨天晚上,有位日本朋友打电话来问:《南京,南京》这部片子我们可以看吗?我说完全可以呀。他说:没有煽动反日情绪吧?我说:拍得很客观。他说:看了首映式,演员们唱中国国歌,都哭了,观众也喊口号骂日本演唱员,很可以理解中国人的情绪,不过还是担心。我说:创作者说是从三个方面的视角拍的,即:中国人的视角、国际委员会的视角、日本士兵的视角。不过我觉得它只是一个半视角。一个完整的视角是中国人的视角,半个视角是日本士兵的视角,国际委员会那个视角基本没有表现出来。我建议他带着他在中国留学的儿子去看。

放下电话我想了好久。看来,首映式上演员的眼泪被误读了。

应当说,首映式上演员的眼泪十分的感人,被媒体称为“泪弹”,被片商也视为“泪弹”。遇到泪弹,谁不动容?然而,仔细听听他们的发言再看看影片,发现他们的眼泪鲜有为影片的内容所落,大多为他们在拍摄中吃了那么多的苦感到辛酸而落。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演员嘛也是普通人,在摄制当中受了苦有委屈哭哭也有情可原。像《我的团长我的团》那样,演员一天到晚混身酸臭酸臭的还不能洗澡,脸上涂着一层脏兮兮的厚彩,黑的,整日与蚊蝇为伍,实在苦不堪言,还由于安全工作失误死了人伤了人,想起来能不哭吗?再像《南京,南京》,冬天十一月十二月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在吉林省的农安拍摄沦陷了的“南京”的外景戏,冻也得把人冻个半死,对于大多数为80后的年青演员们来说能不苦吗?所以,说起这些来难受得或曰感慨得掉点泪也是有情可原的。然而,这眼泪却被片商利用,说自己的片子多么多么感人,瞧,明星们都没有不掉泪的。

可是,片子本身真的让人掉泪之处还真的不多。有观众说:看首映式,觉得老感人了。看着演员们哭得稀里哗啦的,想这片子一定特感人。然而一看片子,发现就是不是那么回事,差距也太大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反映呢?就是上了“泪弹”的当了。

首映式或者随后的“揭秘”宣传什么,着实应当脱离开浅表层的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