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影院只能看残片
(2009-02-13 04:57:54)
标签:
侃电影娱乐艺术文化随笔校园 |
去影院看只能看残片
他提出了“有些电影是不能到电影院看的”这个命题,这个人叫许晓辉。
为什么不能去电影院看他说的“有些影片”呢?他的回答是因为在电影院里只能看到“残片”。想想,他说得还真有道理。比如《色戒》,再比如《苹果》,这是国产片,外国片就更多了。片子“残”了,是因为有人为的因素删剪影片的情节。删剪的目的据说是它有些地方不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是啥,就不知道了。看看原片再看看“洁片”,就明白了。既然觉得那片子不干净,有损中国的“国情”,那么为什么就不对它进行分级呢?这也不得而知了。反正剪刀在手,不把它搞残它能符合中国国情吗?许晓辉说,这种残片还是不到电影院去看为好。我看他说得也有些道理。
下面是他的原文:
国情特殊,电影有了残本、足本之分,比如《色戒》,比如《黑皮书》(Black Book)。后者原片长145分钟,内地版片长约110分钟,少了约35分钟。据报道说法:被删内容大多涉及情色、宗教和种族歧视等敏感领域,少部分则是出于情节紧凑的目的而被删。
而如果想要完整体会一部精彩电影的所有震撼,如果你不想在走出影院之后仍然充满无数疑问和好奇,你可以从迅雷或verycd上下载到足本《黑皮书》。该影片个人推荐五星,属必看电影。
影片由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执导,故事发生于二战末期的荷兰,家境富裕的犹太女歌星Rachel(后化名为Elise)一家惨遭德军杀害,死里逃生的她投身抵抗组织,不惜用肉体作为武器,诱惑德国军官,从此走上复仇之路并开始了女间谍生涯。因为题材的争议性,他花费了将近20年的时间对《黑皮书》的故事进行调整、创作和修改。
情节看似简单,却掺入了叛徒丛生、好坏难分的人性纠葛,将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复杂,也就更丰富了戏剧性。很喜欢男主角上尉门策(演员Sebastian Koch),法西斯阵营中的“叛变”者;而扮演女主角Elise的Carice van Houten以其真实自然的演出,完美呈现了犹太人在战争中的凄惨生活。
本片最具争议的是其中的情色镜头和暴力场景,在内地上映时被阉割的命运也就在做难免。尽管没有情色、没有三点尽露场景的残本电影依然可以将一个间谍故事讲得好看,但与全本相比终归逊色许多。比较《色戒》的做作床戏,《黑皮书》之情色场景更加自然和真实,更能深刻表现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而事实上,由于演员天然本色的演出,那些看似情色的镜头竟少了许多色情意味,而令观众多了怜悯之情。显然那些镜头也极大提升了影片本身的张力和可看性,于我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是:和平真美好。
有些电影是不能去影院看的,再比如好莱坞电影《赶尽杀绝》(Shoot \'Em up,又名火线保镖)。这部具有“暴力美学”的电影很酷、很暴力、很有速度感,观众看得很爽,有强烈的形式主义色彩。但这样的电影或许是不会引进的,即使引进也不会是全本。因此,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必须感谢互联网,否则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将只是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