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的淘汰提个醒
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北京时间1月14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公布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第二阶段的“九强”名单。中国内地的《筑梦2008》、香港的《画皮》、台湾的《海角七号》均遭淘汰。
我倾向于认为这是好消息。
首先,从奥斯卡本身来说我们的认识是表面和偏颇的,以为自己认为好的人家就一定也认为好。其实,奥斯卡历来有它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个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变化也是在美国的市场标准和价值观之内。它曾对《泰坦尼克》等商业大片情有独钟,但也因此遭遇了信任危机。从第78届提名《断臂山》、《撞车》等5部影片为“最佳影片”候选时,奥斯卡对于“人性”呼唤的信号已经无比清晰。而以人性化的表达感动观众的心灵,一直是人们对中国电影发出的呼吁。影评家韩浩月认为:“中国电影其实并不缺少人性化,只是它的人性化有时太过含蓄和模糊,而且还常常被工具化利用,失去了本真的动人力量。落败本届奥斯卡,也算是国际影坛再次给中国电影提了一个醒吧”。
其次,出于热衷参加奥斯卡竞争,一些影片的制作刻意按照西方人的欣赏习惯甚至价值观进行制作,例如《无极》甚至《满城尽带黄金甲》就颇有点这种味道。然而,依然铩羽而归。事实一再证明,为参加奥斯卡评奖拍片,或者为了参加世界其他A级电影节拍片,这些年几乎成了某些电影创作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个问题。中国电影要占领世界的银幕,就要首先占领中国自己的银幕。
过去,我们说:越是民族的东西便越是世界的。
现在,这句话应当加上一句:越是人性化的东西便越具有世界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