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管三七二十一

(2009-01-15 07:20:24)
标签:

杂谈

校园

随笔

探讨

分类: 有话就说

不管三七二十一

    前几天,转贴了凤凰网的一篇文章,不料跟贴无数。

    仔细看过这些跟贴之后,不管三七十一的非常之多。由此想到了“网络盲民”这个词,不是“暴民”而是“盲民”,盲目的盲。本是转贴,在那些跟贴中大约是根本没看便把我当了此贴的“写主”;在转贴前我专门写了“按语”类的说明,指出我转贴的目的,跟贴的却不管你说啥,一律扣个什么盆子给你。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到了令我无言以对的程度。

    这里,再把我转贴前边加的“按语”重发一遍:

    在电影《赤壁》热映的时候,凤凰网的这篇文章有很明确的参考意义,那就是:大家不要拿着《三国演义》来对照电影《赤壁》。《三国演义》也不是正史,它对三国史也进行了“恶搞”,只不过经过千百年来的传诵,被人们误以为正史罢了。

    是否只有这99处与史实不符,我不得而知。因为我不是搞历史研究的。

    我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创作历来是十分个性的。每个历史剧的创作者对历史都有着他个人的理解。历史剧毕竟不是历史。把历史剧当历史看,是一种幼稚的历史观。在这一点上,古人都不这样做,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以为历史剧看多了会把历史剧里的创作当成历史,也是杞人忧天。《三国演义》成书几百年了,人们不照样也没把它当成历史看吗?搞历史的人不照样拿《三国志》研究三国史吗?再说了,对于几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的历史,既便是按着历史剧去认识了,又会影响到现今的什么呢?历史剧不过是娱乐娱乐,并从中得到一种人生的启迪和社会的认知而已。把历史剧当教科书对待,这才是一种狭隘的认识呢。”

    网络的发展,是需要正常的心态来对待的。不同意哪个发的贴,尽可以据理力争,阐明自己的观点。网络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地方,不是一个骂街的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