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先辟谣后证实

标签:
随笔杂谈 |
分类: 有话就说 |
怪,先辟谣后证实
四川广元出现蛆柑的事,先在手机短信上传开。
四川农业厅立即便场言这是“谣言”,并且声称要严历追查。言犹在耳这个“谣言”便被证实是真的事实,在央视的新闻联播中也出现了广元的桔农倒掉桔子深埋的画面。某省的果品进口公司也立即声明本省所有的桔子都是从广西进的货,因此没有染蛆柑桔,然而时过一天又从重庆传出消息:他们那里的市场上发现了蛆柑,而货都是从广西进的。看来,“谣言”并非是谣言,而这蛆柑也并不是少数地区所产。发现蛆柑的情况告诫我们:今年的柑桔生产发生了病虫害。有了病虫害就承认,何必要遮遮掩掩的呢?更有意思的是居然还有人说公布这个消息“让果农很受伤”,特别是四川有位“果农的儿子”竟然把这与地震灾害联系起来,称他们不能再受伤害了。这是哪跟哪儿呀?
记得,在四川地震时曾经发生多起“先辟谣后证实”的怪事。比如,某位官员殴打志愿者的事,在坊间传开后四川官方立即出面辟“谣”,说“绝无此事”并声称要严查造谣者,可事不过两天,那位打人的官员就向被打的志愿者赔礼道歉了,网上还配发了照片。此事在当时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回头看,那“气热凶凶”的声称对这个“谣言”要“严加追查”的官方的“辟谣”行为属于什么性须的问题呢?这样的事还有几起,比如网上报料;成都某高档小区出现了救灾帐蓬,还配发了照片为证,此事后来也立即被四川官方怒斥为“谣言”,但却没有解释那帐蓬来自何方。这种“先辟谣后证实”的案例不止发生在四川,在其他地方也不是出现过。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偶以为,我们的某些官员和机构还不习惯面对事实。他们害怕这些事实会给当地“抹黑”,会使社会“不稳定”,会给他们的政绩减分……。他们买惯于“形势一片大好”,习惯于“到处是莺歌燕舞”,当然更习惯于“舆论一律”!在思想意识上,他们认为那些事实不是“主流”,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甚至不是事物的“本质”,所以不能让它干扰大方向,不能让它代替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等等。于是,一碰到突发事件,他们的第一反映就是“谣言”,就是“小道消息”,就是“逆流”,表现在行为上就必然是“追查”、否认和掩盖事实真相了。比如“非典”初始时,民间便已经到处是“流言蜚语”了,可是某些官员却死捂着盖子不承认,甚至公然否认问题的严重性,以致于酿成了全国性的大疫情。这个教训不可谓不大吧?
但愿今后“先辟谣后证实”的怪事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