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脉文化产业“病”

(2008-07-02 05:13:38)
标签:

娱乐

文化

杂谈

分类: 电影世界

把脉文化产业“病”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的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大多已经完成了国企改革,组建为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由于这种改制大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权问题,因此许多文化产业仍旧处在如何发展的挣扎阶段,有的还存在没有医治彻底的国企病。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企业的生存观念上,依旧认为自己是本地某个行业的老大,不会有人会让本企业黄摊破产,国家一定会想办法挽救。于是,在经营上便想方设法从国库里要钱“上项目”,认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发展。这个观念十分的可怕。因为它远不是企业进入市场的观念。既便是国家给予了某些“项目”和“政策”,一旦运作起来便立即又回到老国企旧的企管方式上去,形成一种病态的惯性。

2、从企业的体制上来说,它还是国企的结构。依旧是行政管理或办事机构说了算。董事会和经理会仍然是旧有国企行政人员的翻牌。这个结构下,搞的还是公文往来那套办事效率,完全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相当多的“文化产业”竟然没有创意策划部门和营销部门。完全忘记了文化产业搞的就是创意,而这个创意是必须要有市场的。

3、从人力资源的开发模式上仍然囿于老国企那种管档案和劳资以及职称、保险的行政内容方面,把文化产业的“项目制”和“题材立项”与积聚高科技人才对立起来。靠外包来应付业务量的增长,结果没有自己本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依旧摆脱不了被动的产业调整和事业发展。在这方面,文化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人才的短缺。

4、从产品内容的质量和形式上,因为没有摆脱旧的文化观念,对新的事物不敏感或自我感觉良好,满足于数量,造成企业品牌失去可持续性。甚至错把本企业的历史品牌当做现在本文化产业的品牌,这种认识上的模糊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续自由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