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谁拍,给谁看

(2008-06-27 05:27:55)
标签:

侃电影

娱乐

文化

为谁拍,给谁看

近来,业界关于“大片”“小片”的争议进行得如火如荼。

不过,看了争论双方代表性的文章颇有一种绕着问题的外围转圈圈的感觉。现在中国电影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大片”“小片”的分岐吗?观众不待见国产电影,是因为片大片小吗?显然不是。无论是“大片”还是“小片”,都有一个它为谁拍、给谁看的问题。早在1942年毛泽就提出来“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和“如何为”。这个问题,在电影成为商品、制片业成为文化产业的今天,到底解决了没有呢?我认为依然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要求我们做出回答。

正是因为为谁拍、给谁看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中国电影才陷入了困境。

回首三十年,为什么改革在其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唯独电影业却依旧举步维艰?“举步维艰”这个估价主管部门肯定相当不乐意承认,他们会摆出年产多少部、收入多少亿来进行反驳。可是,问问最有权力对此进行评价的广大观众,这个问题的真正本质面貌就会一清二楚。中国电影的现状真相靠玩数字游戏是掩盖不了的。影片摄制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然而能够与观众见面的却廖若晨星;影片的收入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0亿,可是却大部为外国的“大片”者为外国投资的国产“大片”做了嫁衣掌。钱都让谁赚走了,主管部门应当比谁都清楚。

为外国投资商拍片,不惜篡改中国文化;为电影节拍片,不惜违反国家法律冒险闯关甚至干“地下电影”;为获政府奖拍片,管它是否能够进入院线上映只要从国库里赚到奖金就行……诸如此类的业界现象,就构成了目前中国电影别一样的风景线。而一些不良的制片人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巧簧辞令地骗取资金和房地产商“玩文化”操纵烂片出笼,更是造成业界热闹的五味瓶。

没有人再研究为谁拍、给谁看的问题。

因此,探讨起问题来亦便只好隔鞭搔痒。既然如此,还不如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哈哈哈”一类的话还显得圈内和谐。呵呵呵,今天天气真的不错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