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之旅[4]

(2008-05-25 09:20:03)
标签:

游记

杂谈

分类: 文化乱谭

豫之旅[4]

历史凝固成现实的游乐

开封的旅游景点全部在市里,所以一定要自己游,不要被什么“一日游”牵着鼻子跑。而且,开封的交通极其便宜,公交车是一元钱跑到头,出租车十元钱几乎可以绕城一周,三轮车两三块钱就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

就这样,我坐着三轮从铁塔跑到了杨家的“天波府”。

很可惜,这是一处现实的仿古建筑群。但是,开封人很知道杨家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便根据想象建起了座“天波杨府”。我是从后门进去的,三轮车夫对我说:这里是一园套一园,挨着天波府就是中国翰林园和龙亭公园。可以买通票的。我因为是半票,所以三个园子看下来也就是六十块钱。

天波府建在“杨家湖”的边上,规模不小。从后门的角度来说是左中右分三个大院。右边是二进的花园,据说是杨八姐游春的地方。而且府里的旅游部门还定点组织“杨八姐游春”的巡游表演。花园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跟我在北京各个王府花园看到的景致别无二致,所以也没有多大兴致看它。中间也是一个二进的院子。最高的建筑便是主殿了,两层。一层大殿里摆着杨家将的的塑像,二层殿里摆的是杨门女将们的塑像。其余的殿里也摆着雕塑,讲述杨家的各种传说故事。左边是一个名叫演武场的院子,筑有点将台,院子里铺上了草坪,有一些现代的骑射游艺。我不相信这是照着史上的天波府修建的,因为从建筑形式来说它与北京的明清时代的王府没有什么差别。

从天波府出来,右边挨着的园子就是“中国翰林园”。

豫之旅[4]

这也是一处新的人工建筑。起初我以为是宋时的翰林院。进去一看不是,而是一位名叫李公涛的先生携家人私人捐赠一千四百万元修建的,他的行为感动了海内外的华人华侨,大家鼎力相助、慷慨解囊,建起了这个占地120亩的仿古园林。翰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面积浩大的仿古建筑,如同迷宫一般,它的四周和内里陈列着现代书法墨迹,那墨迹一律为石刻并镶嵌在建筑四周的墙壁上从而成为巍巍的书法碑林。我去参观的时候,楼里传出了铿锵的豫剧锣鼓点和吊嗓的依依呀呀声,十分的动听。在湖心里,它建有一座湖心岛,人工的山不是湖心石堆砌而全部是用水泥抹建的,筑有三个不同风格的小亭子。虽为人工搭造但是也是几步一景,转眸即变,十分的有意境。我爬了其中的一座小山,很是陡峭,泉水叮咚、飞瀑直泻,别有一番情趣。站在小山顶上环视,那湖水也烟波浩淼,煞有气势,隐敝处竟有一座黄帝的塑像,壮严而威势。我细细的观察了一下,在翰林园徜徉的大多是外地的游客,人们很少看那些现代书法,大多把它当成了公园,在美景处拍照在歇脚处喘息。

豫之旅[4]

 

豫之旅[4]

湖的另一处便是龙亭了。

关于龙亭,有许多文章介绍: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达167年之久。当时的宋京极为繁盛,宫殿建筑很辉煌。可惜金人侵占开封时,宋皇宫建筑大部分被烧毁了。后来,又经过多次兵燹和黄河决堤,宏伟的宫室已荡然无存。在过去皇宫遗址上只留下了龙亭这座的建筑物的遗址,而这座留存至今的龙亭却是清代在原来的废墟上复建的。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72级台阶。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游人登上平台,入殿观看陈列的文物后,多在石栏前眺望开封古城景色。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旁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湖,东为潘湖,西为杨湖。传说,东湖为宋朝“太师”潘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个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浑的;西湖为宋朝搞辽名将杨业的府第,他舍身救国,是个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这个说法据考证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但是代代相传至今,反映了人们对忠奸的态度和感情。现在龙亭,潘、杨两湖,以及龙亭后面的假山花园,都辟为龙亭公园。从龙亭前的大道,过潘、杨两湖,再往南,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店铺林立,这条大道历史上是一条宽阔的御道。现在这条大道已改建为“宋都御街”,长约400米,两旁的店铺全部是仿宋建筑,主要出售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书画。宋代著名的樊楼也是按照“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复,主要经营高档食品及北宋皇宫御菜。这条街与龙亭公园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览点。

豫之旅[4]

开封市的水面很多,构成了这这古都独特的水景景观。

古来多少事,全化烟云去。在天波府和龙亭、翰林园发幽古之思情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