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本该就是辫子戏

(2008-02-03 06:18:40)
标签:

学习资料

文化

分类: 文化乱谭
《红楼梦》
本该就是“辫子戏”

    此文系赵华所写。
    我曾看过清式的《红楼梦插图本》,也看过清式服饰和头饰的《红楼梦》画书,虽然觉得别扭但是很有意思。按赵华所讲也按各位“红学”家所研究,贾宝玉就该是个拖辫子的主儿,因为他们都承认曹雪芹所写的就是其家史,甚至进而说元春暗示的就是后宫的娘娘等等。那么这宝儿爷和贾府里的一应主子男仆们岂有不拖辫子的道理?曹公自己也说“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呢!可是,李少红和中影集团、北京电视台要新拍的电视剧《红楼梦》是拍辫子戏呢还是像八六年王扶林版那样拍明式服饰头饰的《红楼梦》呢?现在还不得而知。
    赵华只不过说出了《红楼梦》的原本味道。
    不过,《红楼梦》若真的拍成了辫子戏,还有法儿看吗?这也不得而知。
    呵呵,请看赵华的原文吧:

    影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究竟该穿哪个朝代的衣裳,似乎早已有了定论。自1944年周璇主演的第一部古装红楼梦电影开始,贾府中就全员怪兮兮的明代装束。以后两岸三地的所有红楼梦影视剧,也全都继承了这个怪兮兮的传统。
    既是红楼一“梦”,又是“假”府,采用明代服装似乎并无不可。何况曹雪芹也确实在刻意淡化此书的清代真实背景,假借“石头”之语对空空道人说:“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汉唐等朝代当然不能借用,否则薛大傻子将明代的唐寅误认为“庚黄”,就成了颠倒古今时序的大笑话。那么除了还原清代,就只剩下假借明代了。
    因为是不借助于影像的小说,空空道人不借用任何朝代背景,将这部“石头”编述的《石头记》从头至尾抄下来问世传奇,读者自可在心中任意设想其朝代背景,明清均可。而一旦要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或荧屏,演员不能不穿衣服,就势必要在还原清代还是假借明代二者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了。第一部古装红楼梦电影就参照过去的红楼梦戏曲,假借了明代。后人也因循下来,一概假借明代。
    但是,为什么不更为正确地选择“还原清代”呢?石头编述的《石头记》是一部“假”传奇。按脂评的说法,不过是作者“瞒蔽”朝廷的“一部鬼话”。而曹雪芹撰写的《红楼梦》则是作者亲自经历的一段“真”故事,其离合悲欢、兴衰际遇,都是“实录其事”,作者可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呢。
    脂评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读者,千万不要只看此书“无朝代年纪可考”的假象,而要以透过表象看真相之“巨眼”,看清此书“大有考证”的清代实情,“否则此书哭矣”。这不正是希望读者拨开作者设下的“无朝代年纪”迷雾,还原其清代真实背景吗?假如曹雪芹复活于今日,再无常悬于头顶的文字狱威胁,他还有必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红楼梦写得如此“烟云模糊”,让那些粗心的读者分辨不清书中故事究竟发生于何朝何代吗?曹雪芹不想假托任何朝代,就是要读者明白他写的是“本朝”。
    不错,曹雪芹的确于书中反复声明:“此书不敢干涉朝廷”,“毫不干涉时世”,“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但实际上,此类违心之语也都如无朝代年纪可考一样,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障眼法。曹雪芹将真事隐去,虚构出一个“假”府,“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正是为了逃避残酷的文字狱,掩盖其全方位揭示清代社会真貌的初衷。由此可知,曹雪芹本不愿假借汉唐等虚拟朝代,将此书弄成一部虚幻的鬼话。可是过去的红楼梦影视剧全都让剧中人穿明朝“汉服”,而非大有考证的清代“旗装”,实在是大大辜负了曹雪芹“完全写实”的一片苦心。
    有考证说,乾隆帝偶于某皇亲处看到红楼梦,发觉书中大有讥刺满人之语,警醒之余,“索书甚迫”。因而作者不得不忍痛腰斩此书,不再以满清包衣奴才贾氏大家族“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悲剧结局示人。不管此说是否属实,后40回高鹗续作以小儿女三角恋之小悲剧作结,将史诗规模的红楼梦写俗了、写小了、写丑了,则是所有细心读者明明白白的真切感受。
    曹雪芹自认为有补天济世之材和利物济人之德,却枉入红尘若许年,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限于种种不利条件,难以实现其理朝廷、治风俗,以“善政”补天的伟大抱负,所以才悲痛地借书中之诗诉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为了逃避文字狱,曹雪芹不得不“着意于闺中”,小心翼翼地将其书干涉朝廷、痛贬恶政的真主题隐藏起来,将发生于清代康、雍、乾年间一个侯门望族的覆灭史,写成一部朝代不明的虚幻传奇。后40回高鹗的续作,更是以小儿女痴情悲剧的言情主题,掩盖了此书原本就表现得较为隐晦的真主题。
    只有由虚返实,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还原为清代,才能将其风花雪月的软性闺情外表,还原为贬恶扬善、悲天悯人的恢弘史诗,才能纠正后40回对原著主题的极大歪曲,还原此书对满清皇朝黑暗现实及贾府主奴悲剧命运的全景展现,才能真切再现清代社会的历史大悲剧,还原红楼梦“写实小说”的真面目。
    正是为此,我才写下了80集电视剧《增补石头记"史诗红楼梦》,力图以清代“辫子戏”的本原形式,还原曹公虚构的“贾家”在那个历史大转折时代的大悲剧,使之成为一部真切展现“曹氏”大家族在满清皇朝残酷的专制统治下倾家覆灭悲剧命运的宏大史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是个人物[4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