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创作的灼见

(2008-01-21 07:16:22)
标签:

学习

研究

文化

分类: 电影世界

影视创作的灼见

    这是高杰贤的忠告,很值得想触电的作者和投资人看。他老先生是专门从事创作研究的,我曾与他杯觥论道,十分的投机。呵呵,高兄的文采被我撷来,共赏了。

 

    我有一个哥们,是深圳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具体有多少家底?没问,反正在当地排名比较靠前。上周五,他突然就飞到了我面前,第一个任务是给了我一本很厚的小说,让我在三天内看完。什么意思?我问他。他说他花了120万把小说的版权买了,要投资1500万拍一部电视连续剧。从文本上判断,这部剧的效果如何?就听我的意见了。这事挺闹心,小说是名人的,钱是哥们的,往下咋办?我的意见很关键......我用了两天,看完了大部分,后边的走向也大体知道了。下面我不想在这里谈这部名家的小说了,我只想谈谈对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几点看法。供那些初学写电视剧的人,尤其是准备投资排剧的朋友参考。

 

    1、小说改编电视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小说和电视剧是不同的艺术种类,其内在的规律有相通也有向背。小说写得越内在、越前卫,电视剧改编的难度越大,有的好小说甚至无法改编。这是电视的大众化和视觉艺术属性决定的,小说变成电视剧的过程是其牺牲文本性的过程,同时也是产生广泛影响的过程。容易改编电视剧的小说,应该有好看的故事,连续鲜活的人物,特别是有便于引起大众共鸣的人物语言。如果小说里面没有这三个元素,就很难嫁接,比如《呼兰河传》和《白鹿原》都是非常优秀的小说,但想嫁接到电视上去,很难。一部小说如果能连续提供可视的场景、可视的行动、可听的话语,并且仅仅靠这些就可以支撑起几乎全部的重量,那么改编就有了前提。否则不是高手,尽量不要为其触电。

 

    2、什么题材的小说改编电视剧容易成功

    我综合很多人的意见,得出大体如此的结论:一是离观众比较远的,远的题材容易产生陌生化,陌生化决定了艺术的新鲜感,容易引起探求欲望。二是特别近的,贴近观众生活的东西容易产生亲近感,进而调动人们的参与和审视。当然,不论远的还是近的都需要有特色,没有特色的东西严格讲不是创作,不是创作的作品是自觉不自觉的抄袭,而抄袭一旦形成了主流,就是恶俗。

 

    3、能播出、不赔钱的电视剧有两种可能

    一是内容积极、艺术上大体过可以、借助官方力量的主旋律作品,这样的作品中央一套如果用的话,可以付个本钱,当地政府给点、宣传部再奖点,可以出名,也可以有个一两百万的剩头。编剧、导演、演员等都不白忙。

二是思想上没问题、商业上有魅力,通过卖带给专业频道和地方台及光盘走市场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如果经过判断,收视率不低的话,当然有成功的可能。

 

    一般来说,一部小说,如果不能依靠积极的主题,甚至对政策的图解、对政绩的歌颂(这里不讨论艺术服务政治的利弊问题),是很难走主旋律途径的。此外,同样一部小说,如果没有与众不同的艺术和商业魅力,既上面说到的元素,也是没有必要耗资改编和投拍的。如果违背这个规律,极有可能出现尴尬和风险。简单地说,电视剧有两怕,一怕走官道正气不足,二怕走市场特色不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精确观影报告
后一篇:是个人物[3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