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片随想录[14]
审片,标准有。这个标准就是国家发布的“电影管理条例”中开列的“七条”。
参加这么多次审片,我忽然悟出了一个规律:如果送审的片子存在着政治问题,例如存在着违背“七条”的问题,各位参审的同仁一定会集中谈片子存在的政治问题,而绝少谈它的艺术;如果送审的片子没有违背“七条”的问题,各位审查人员一定是集中谈片子存在的艺术遗憾;存在争议的片子,各位参审的同仁一定是一人一把号,各谈各的关注方向,认为有“政治问题”的就专门谈它的“政治问题”,认为它没有政治问题的就专门谈它艺术上的不足或成绩。泾渭十分的清楚。
我很欣赏长影厂审会各位同仁们的认真。
长影参审的同仁们非常关注送审影片的艺术质量,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来送审的每部片子都不会违背国家规定的“七条”标准,而且至今也没有发现哪部片子违背过这“七条”。所以,每次审片他们谈的全是片子在艺术上存在的遗憾,并对此进行有益的探讨。所以,长影厂审会常常开成很活泼的艺术探讨会。这种热烈的艺术探讨正在形成越来越浓的艺术氛围,提升着影片的艺术质量。虽然这个过程还要走一段不长不短的路,但是毕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种步伐就表现在近年来开始出现的一些比较优秀的影片上。然而,很不尽如人意的是,那些烂片、破片也往往容易钻空子,让“七条”成为它的保护伞。呵呵呵,别看它艺术上又破又烂,可是“不违背”那“七条”,所以却因为政治上“没问题”,因而便堂而皇之地出笼了。令人遗憾的是,破片烂片也最容易顺利通过审查关,因为我们实行的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政治标准过不了关的片子,绝对枪毙!艺术标准再过不了关的烂片破片,却总是能够得到放行。
也正因为此,我才一再发出审片究竟审什么的感慨来。
我也一直在思索,这样的审查还行得通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