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文的太阳还能照常升起吗

(2007-08-22 05:21:30)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电影世界
姜文的太阳
还能照常升起吗

姜文的太阳还能照常升起吗

    此文来自“司马平邦的博客专栏” http://vip.bokee.com/20070821366824.html.他对姜文的新作估计不高.这部片子我们绝大数人还没有看到,所以很难苟同他的看法.我看了姜文的《鬼子来了》,看的是碟片。我没有看出为什么要枪毙它的理由,也许是我觉悟低的缘故。我相信姜文这部片子不应当再遭遇如同《鬼子来了》似的命运。让我期盼吧。

    下面是“司马平邦”的原文:

 

    有人把姜文的新片称为“一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电影”,话说得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任何一部电影都是“从未有过的电影”,就是点爷用两天拍的长度达到115分钟的[生活艺术家]也一样无愧于这样的殊荣。

   不对,是因为把一部从未看过的电影说得如些庄重,说得如此让人瞧不起的谄媚。

    7年前姜文拍了部[鬼子来了],被禁。这曾成为世纪之交许多中国影评人声讨中国电影制度的堂正依据。再7年前,姜文拍了自己的导演处男作[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是真正的阳光之作,相信70年后在中国影史上会仍然灿烂。

    两年前,当我听到姜文这部新片叫[太阳再次升起](与在改为[太阳照常升起])时就意会了其中的含义:[阳光灿烂的日子]是第一次阳光,是姜文的成功;现在这部,暗寓着“我姜文又回来了”。

    如果再阴损一点儿解释,或可以说[鬼子来了](鬼子们扛的不正是“太阳”旗吗)才是“太阳再次升起”。这不是司马在玩文字游戏,而是每个艺术家的创作冲动中都含有丰富的自我表达和自我爆发,姜文当然概莫能免。

    [鬼子来了]没有公映是姜文的幸运,而不是不幸,他为拍此片曾亲身去过靖国神社,不知是学冯锦华(反日)还是学李登辉(亲日),留下的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事件谜团,这正像他的这部以反思战争为主线的[鬼子来了],在我看来,几十年前的那场抗战,我们惟一要反思的是没有能力把来犯之敌全部消灭干净,除此之外不知还有什么需要反思的,电影最后,以荒诞式的让国民党军官(吴大维)宣判了抗日英雄(姜文)的死刑,执行的人居然是缴枪的日本鬼子,这纯粹是个连小孩子都能看明白的反动命题,而这样的结局的电影,若在中国上映,或就是中国电影之耻,虽然它在日本真的到了大奖。

    但仍然有无数的所谓小资的文艺的不拿人钱也要吹嘘成“从未有过”的影评人在为这部片子的被禁惋惜,我倒觉得,如果此片公映,姜文也可能成为使众矢之的。

    这不,第三次升起的“太阳”又来了。

    我是一定要在看了电影之后才喊“好”或者“不好”的,但实话实说,本身对姜文已经不太相信,不相信他还能拍出第二部[阳光灿烂的日子]。

    理由是,姜文可能是内地电影导演里最相信自己的天才而最不相信后天勤奋的人,这样的人,最后的结果一般是江郎才尽。从2000年到现在,他只拍了两部电影,但张艺谋已经拍了四五部,冯小刚和陈凯歌也一样,在他们的镜头和曲折里,中国电影发生了巨变,创作模式、审美情趣和运营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不知姜文还能不能追得上。

    我看过这几年姜文先生拍的东西,一部是剧集[清宫风云]和电影[绿茶]、[天地英雄],基本是失败之作,他的那种所谓霸气十足的表演方式,只属于1980和1990年代,他对表演的理解与现在更精致化的表演有许多距离,不知这样的距离在[太阳照样升起]里能不能被克服。

    但愿我们都能养成看过电影再说好与不好的习惯,让自己的嘴由自己支配。

    也愿姜文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段短评
后一篇:我的小学[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