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我是与夏曦小子一起去看的这部电影。他的动作真快,当天下午就贴出了此文。我转来,共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55a0b01000avp.html。
8月11号上午,在长春新天地“放电影”电影院和全国观众一起于第一时间看了《哈里·波特与凤凰社》。该影院是长春市一家五星级影院,其软件甚至超过了万达。《哈》这样的影片是必须在这样的影院看的,因为声光效果一流,感染力强,观众能够真正进入影片的情境之中。尽管是一部儿童片,作为成人的我们看得还是津津有味,因为影片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视听效果太令人震撼了。经过七年的成长,《哈里·波特》的小演员们都长大了,特别是演哈里·波特的小演员,第一眼看见感觉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但故事仍然延续了魔法学校内的种种冲突,以及和各种妖魔鬼怪的争斗。哪怕你没看过该片的前几集,甚至没看过原小说也照样能看懂。因为影片除了故事奇幻之外,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幻场面就足以吸引人们看下去了。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 ,该片的许多成人配角是由英国和美国的一流明星出演的。他们在片中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绿叶”,有的戏少得可怜(如埃玛·汤普森),但他们却甘于为这样一部儿童片当“大群众”,值得尊敬。
看完影片座谈时,大家都颇有感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电影,特别是儿童电影,还是得寓教于乐。那种说教式的电影(特别是儿童电影)是不可能真正让儿童们喜欢的。
二,该片最大的特点或曰优点,是想象力丰富。而我国很多同类影片(特别是儿童片)的最大毛病就是缺乏想象力。有人感叹说,我们中国人的想象力不比英国人差,早在千余年前就有《山海经〉,几百年前就有《西游记》,为什么如今就创作不出像《哈里·波特》这样想象力驰骋恣肆、天马行空的作品呢?
三,中国的少年儿童是世界上最忙、最累的少年儿童,本来应该成为儿童片观赏主体的他们,因为穷于应付各种课外班,没有机会观赏像《哈里·波特》这样的影片(就我们看的这场来说,虽然是首映式,影院里观众并不多,特别是少年儿童观众少得可怜,也许因为是上午场吧)。而要想让中国电影市场繁荣,必须把这一庞大的潜在观众群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并用适合他们观看的好影片把它们吸引到电影院中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