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长影:干部养成所

(2007-02-25 06:08:23)

解读长影[C]

 

干部养成所

 

干部养成所实际上是一句日语,即:干部培养学校。

关于长影还有许多别称,当然都是上不了台面的。比如:长影是只“老母鸡”,长影是“出干部”的地方。

解放战争的后期,党中央开始大规模的从长影抽调干部随着我解放大军进关,去接受北京的“中电三厂”,创建北京电影制片厂、组建国家的电影事业管理局、组建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到五十年代初,国家又从长影整建制的抽调人员到组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到北京组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到七十年代,从长影抽调出大批干部,去援建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长影向全国输送了接近三千多名艺术干部。相当于现在长影人员的三倍左右。到如今,全国任何一家电影制片厂都有长影来的干部和创作人员。从长影走出去的名人,既有:《桃李劫》的男女主演、东影的早期领导人袁枚之、陈波儿;摄影大师吴印咸、吕厚明、候波;电影演员陈强、于洋、凌圆、于蓝、王人美、石联星……

长影外派干部的最盛的时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广电部副部长、中国电影合拍公司总经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主任、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甚至主席……都由长影调出的干部担任。至于在各厂担任领导职务的就更不计其数了。

有的人很不服气地说:怎么了,我们北京的干部就管不了电影啦,非得长影出来的干部管才行?

这就是长影的骄傲。

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肩负着为中国电影电视事业培养管理干部和艺术干部的重任。这个重任从建国前到现在,五十多年绵延不断。这是被长影的历史所决定的,也是被长影的地位和影响所决定的。从我们党接收伪满映的那一天起,这个战略决策便已经开始实施。除了把延安电影团整建制的从延安派过来之外,还把延安鲁艺文工团带建制的调了过来,再就是从全国各个战场、各个野战军抽调大批的艺术干部和文艺战士充实东影。与此同时,党中央还能过地下党的把尚末解放的上海、香港的进步电影工作者通过秘密渠道护送到了解放区,也来到了东北。党中央调兵遣将,就像是进行军事上的战略决战一样,开始着手创建人民的电影事业基地。

革命形势发展奇快,干部不够用怎么办?

自己培养。于是,从1947年5月开始连续举办了四期干部训练班。这个训练班的全称至今也没有人说得清。然而它的任务和目的却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培养电影事业急需的管理干部和艺术干部。

长影就是这样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才。他们走向全国,创造了新中国电影五十多年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艺谋这20年
后一篇:笑贫不笑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