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艺谋这20年

(2007-02-25 06:07:17)
分类: 电影世界

 

张艺谋这20

 

张艺谋,当代中国的电影大师。

之所以想到写这个题目,是因为20年前的2月23日,张艺谋的《红高梁》获得了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这是新中国电影第一次在西方的A级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中国电影界就象被撒进了一把辣子,一下子火爆起来。无论是反对的、拥趸的,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电影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电影美学时期,出现了“第五代电影流派”。而在这当中,张艺谋都堪称是扛旗者。

[某些人也好风凭借力,大肆地鼓吹自己。只因为《红高梁》是在宁夏的镇北堡拍摄的,这个所谓的“影视城”便在门前的影壁上大言不惭地写上了“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西方才是世界,东方不是。中国电影早在1935年就因《渔光曲》而获得了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后来在1956年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再次大面积的走向世界,在这家影视城的眼里都不算数。真是个大笑话。]

张艺谋功在他开创了一个时代。

在他之前,中国电影的政治功利作用是明写在旗帜上的,而且凌驾于艺术之上,是“第一位”的,他却把这种功利藏进了艺术之中。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把艺术的外在“形式”也赋于了内容,以至使人攻击他“形式大于内容”。对此,他毫不在乎,依旧进行着他的电影游戏。

他获得了比所有的电影人都多得多的自由和广阔天地。放肆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试验。他的手伸进了歌剧,从北京的太庙直到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对他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再是一句广告词,而是现实的演释。运动场的场地不够他施展,他到漓江上摆开了十里大舞台,他到丽江的玉龙雪山下摆开了更大的舞台,也许2008年北京奥运时他很可能把整个北京变成他的大舞台。他从中获得了一种真正的“三军统帅”的满足。他实现着他的所有的梦想和愿望。是的,当摄影他是当之无愧的金牌得主;当演员他能够拿下国际电影节的影帝称号,当导演他能捧回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熊金狮。这就是张艺谋。

然而,他也失误。特别是他近期的作品。他陷入了形式的自我满足和痴迷之中,以至于彻底暴露了他在文学上的缺失。他向金钱和商业屈服了。这种屈服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他得到的不再是人们的称赞而是叹息。

张艺谋这20年,几乎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初始的募仿引来了成功也引起了争论。世界就此认识了中国电影,中国也从此打开的窗口看到了世界。各种各样的试验都在进行。失败,成功,各种滋味烩成了20年的中国式炒饭,五彩缤纷、五味俱全。只要我们把张艺谋的全部作品看一遍,这种感觉便愈加强烈。

艺术家终究是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