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吧[10]
评伊朗影片《小鞋子》
此贴转自“凯迪网”,作者:曾颖。感兴趣的博友可以按下面这个地址去看原文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1&id=42555。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伊朗电影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作品《小鞋子》。莫名的竟被这个小题材小制作的老影片震颤了。
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9岁的少年阿里在市集上把妹妹交给他送去修补的惟一一双鞋丢失了。对于家境贫穷的阿里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为了躲避父亲的责罚,也更多的是为了让贫穷的父亲在无力承担房租和母亲的医药费时再为买鞋的事发愁,两兄妹决定瞒着父母,合伙穿一双球鞋上学。于是,兄妹两上演了一出令人惊心的换鞋接力赛。每天,小兄妹为了不耽误对方上课而在街市上狂奔而过。但无能怎么赶,他们总是迟到,为了一双小鞋,让两个小孩子吃尽了苦头。为了给妹妹买双新鞋,阿里和爸爸一起到富人区帮别人修整花园。在饱受了冷眼和冷遇之后,终于挣到了第一笔钱。正当两父子兴高采烈地憧憬由此而始的幸福生活时,不料自行车掣失灵,父子俩摔得头破血流……学校举行少年运动会,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漂亮球鞋。为了得到这双鞋,让妹妹不再为鞋而痛苦,阿里冲破层层阻挠终于获得参赛资格。在比赛中,他想方设法要使自己获得第三名,但却阴差阳错地获得了第一,为此,他抱着冠军奖杯伤心地哭了。
影片的结尾非常经典:小阿里的父亲又去当园丁,并挣下了一笔钱。他买了包括一双红鞋子在内的一大堆东西,骑着自行车乐颠颠地回家。但阿里并不知道这些,他很伤心地坐在小院里,把赛跑留下累累伤痕的脚泡下水池里,一群红色的锦鲤游来,啄食着他伤口上的疤……
伊朗电影与这个国家一样对大多数中国观众保持着神秘感。但仅此一部《小鞋子》,足以让很多人认识它并对其抱有厚望。在这部宣扬人间至善至美的纯真情怀的影片中,我们看到许多在生活重压之下依旧保留着的美丽而高尚的情怀。这些,全仗着导演细腻的手法和演员高超的演技予以实现的。贫民区那些挣扎着生活的人们身上所散发出的令人悸动的美感,这包括贫穷的父亲宁愿不喝加糖的茶也不妄取一粒手中在加工的一大堆别人的糖块;贫寒而常受房东欺负的母亲在煮汤时不忘给更穷的人们送去一小碗。在这些看似琐屑的叙述中,让人感到平易亲切的真情。
与当今动辄耗资上亿拍远离现实社会的商业电影气息相比,《小鞋子》无疑是一股清流,让我们体会到久违的发乎于心的感动。事实上,像这样的由小见到的纯美故事,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何以我们的编剧和导演拍不出这样的令人们的灵魂得到清洗和升华的影片呢?简单地从资金和技术方面去找原因是不行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