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片简评

(2006-09-02 04:44:14)
分类: 电影世界

新片简评

 

     连续学习观摩四部影片,均是长春电影节期间的参赛和参展影片。学到许多东西,也产生许多感悟。艺术从来就应当是见仁见智,不应求人与我同耳。个人心得,贴在这里,只求抛砖引玉。

 

1、影片《留守孩子》

编导发射的泪弹靶靶命中。

 

新片简评

 

父母全部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在家乡无人照管。这个故事本身便极为引人注意。我惊奇于几个孩子演员的演技竟是如此的娴熟而真挚,他们恐怕本身就是留守孩子。影片的画面十分的饱满而色彩非常的凝重,与该片的主题非常贴切。

可惜,它有一个并不成功的“光明”的尾巴。如果影片结束在孩子出走去找他们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人间天际同时回响着呼唤孩子的声音,似乎震撼力会更强一些。留守孩子,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以艺术的手段提出来能够引起社会的震动和共鸣,它就已经完成任务了。艺术,没有给社会提供答案的任务。答案只能由观看影片的人自动回答。

 

2、影片《如果·爱》

也许有人会喜欢它。但是我不喜欢。

 

新片简评

 

生活没有“如果”,“爱”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的。影片的主题我便不认同。

导演陈可幸也许自认为是在追求“现代电影语言”,然而我认为“电影语言”还是有它的规律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堆砌和叠加。眼晴和面包的画面剪辑在一起,就会产生“看”和“想吃”的效果,这是爱森斯坦“蒙太奇”的基本语言方式;让老虎与孩子在一个画面中出现,并且在这个画面中同时出现孩子逃和老虎追的场面,而不是分切它,这是巴赞“长镜头”的基本语言方式。《如果·爱》的电影语言构成却是混乱的、随意的,不知所云。

当然画面拍得还是很美的,金城武和周迅这两个演员不但养眼而且演得也还卖力。不过,整部影片是对“歌舞片”这种类型一种新的阐释,也算是一种探索吧。

 

3、影片《早熟》

故事其实并不新鲜。

 

新片简评

 

情窦初开的两个青年男女尝了禁果,出现了意外。他们勇敢的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两个家庭也由此而受到冲击,引起他们思考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片子拍得中规中矩。艺术上没有更多新的东西。

 

4、影片《静静的嘛呢石》

很典型的“生活流”的作品。

 

新片简评

 

故事平淡而流畅,讲述了一个小喇嘛在藏历新年前后三天的生活过程。我惊异于一位藏族导演的处女作便对“生活流”这种创作流派的艺术手段的感悟和运用得如此到位。佩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酸后的思考
后一篇:参考消息[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