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说复兴汉服

(2006-05-24 04:49:39)
分类: 文化乱谭

评说“复兴汉服”

 

由大学生发起、《新文化报》的强力支持,“复兴汉服大赛”正在网上如火如荼的报名,热浪滚滚。

前不久,我曾转贴“奇贴奇闻”,就研究生、博士生毕业礼服“汉化”表明了一下态度。后来,发现此风甚巨、此浪甚高,便留意起来。果然,武汉十八岁的少男少女们身穿“汉服”举办了成人仪式。照片刊出来,巍巍壮观。“复兴汉服”的运动开始形成不大不小的气候,在中华大地的四面八方刮了起来。因此,吉林大学的学生们发起的这次“汉服大赛”便不能不引起我的关注了。

尽管这次大赛要到六月中旬才能够举行,但是昨日便已经有性急的人士穿上自己设计的“汉服”走上长春最繁华的文化广埸,向人们宣传“复兴汉服”的“目的”和“意义”了。

有人说,这是振兴中华的必然。作为中华民族主要成员之一的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实在说不过去。所谓的“唐装”和“旗袍”都属于满族的改良服装与汉族无关。现在举国上下的穿着已经混同于世界,没有汉民族的特点。“复兴汉服”,就是要从服饰开始,把大汉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汉民族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起来。祭炎黄禹舜可以穿着汉族的礼服、祭孔孟老庄可以穿着汉族礼服,那么我们就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穿着。穿着汉服,可以树立民族的自尊意识。

有人反对,说振兴中华并不一定要通过“复兴汉服”来体现。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服饰这种东西只不过是个遮体物,以方便保暖为宜。现在几乎全世界的男人都在穿西服,丢了哪个民族的文化了?真正应当复兴的是民族精神而不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复兴汉服”是一种倒退。

两方面的意见各有道理。

我对汉文化的逐渐缺失感到悲哀。所以,我赞赏“复兴汉服”运动倡导者们的出发点和思想主旨。“五·四”以来,汉民族丢掉了许多自己民族的东西,作为民族文化灵魂的“国学”几乎已经不见踪影。就连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吴三桂是不是民族内奸都成了问题,苏武牧羊、文天祥气节、屈原精神……尚有几人知道?

汉民族的服饰是清王朝时丢掉的,其他各个少数民族也曾一统于清廷,他们却没有丢掉自己的民族服饰,原因何在?作为汉民就不能不自省。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它便没有丢失“大和民族”的民族服饰和文化,每到民族的正式节日或婚丧嫁娶,男男女女都会穿上“和服”招摇过市。与此相同的还有韩国。可见,民族服饰与现代化并不矛盾。但是,汉民族的服饰自清兵入关至今,已经丢失了三百多年,其间经历了无数次血腥的文化变革,现在重拾久违的“汉服”,何其之难?!所以,我认为倡导者的用意和精神是好的,而把它变为社会现实,不知要有多远的路得走。

 

附:一位博友批驳反对“复兴汉服”的言论:

其一、复兴汉服就是大汉族沙文主义。

这实在是胡搅蛮缠了。复兴汉服是大汉族沙文主义,那么少数民族穿民族服饰启不是民族分裂主义了?其实在汉族的数千年历史中,基本上没有限制各民族穿戴自己的服饰,那么为什么要对汉族自身的服饰如此苛刻呢?这其实是民族自卑主义和民族自虐倾向。前者还没有从近代的百年浩劫中抬头,后者是认为汉族作为民族主体,理应放弃诸多权利以显示自己的大方。但民族衣冠却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是放弃不得的。
   其二、复兴汉服影响开放。

这是有些杞人忧天的。日本韩国乃至非洲拉丁美洲的诸多国家,有谁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谁敢说日本韩国不开放?人家开放到美军都进家门了!但是人家的和服韩服照穿不误。未必你穿个西服就是对外开放了?中国的官员大多穿西服的,也没见几个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比日本韩国开放!因此,坚持本民族服饰和开放创新是并行不悖的。
   其三、汉服只适合作秀,不适合生产!譬如军队作战什么的。

个人觉得这个是昏话,而且是对汉服不了解的人说的。现在有自己民族服饰的国家,大多是将其作为文化传统和礼仪继承。你见过日本自卫队穿和服上战场?美国的士兵在伊拉克穿西服冲锋?现在网上面流传的汉服照片基本上是汉礼服,谁要穿着礼服去冲锋陷阵当然是神经了!但是说着汉服不能从事生产的人,大败匈奴的汉军庆功时穿的是什么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蘑菇理论
后一篇:酒与污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