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理论
关于个人修养的胡思乱想之六
蘑菇,是在潮阴的恶劣环境中生长出来的。
相当多的企业和公司在对待和使用初来应聘的大学生时,都把他们扔进“阴暗的角落”里(当然是指那些不受重视的部门,或者让他们干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然后便是无端的批评、横加指责、让他们代人受过等等,这种打击几乎等于往他们的头浇上一勺大粪,使他们感到“绝望”,好似这个企业和公司对他们来说简直令人失望,看不到任何前途,也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这就是“蘑菇”的命运。我相信很多人大学生毕业生在求职后都有过这样一段充当“蘑菇”的经历。其实,这并非是该企业或公司不重视你。而是在运用一种管理理论端正你的就职态度,打掉你的傲气。
坏事?不见得。
这时,最能够考验一个人的修养和意志。接受“蘑菇理论”的考验,耐心当几天“蘑菇”,消除掉自己那些自视甚高、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以使自己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些。要知道,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不要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件事不顺心、几句话不中听便火冒三丈,炒他的鱿鱼另谋高就。这种表现在现实面前往往要被撞击得粉碎。所以,反思“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极有好处。
这是蚕茧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
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