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有痕[我的故事之十七]
机遇抓不住便稍纵即失。
我有几次丧失命运急转弯的机遇。假如我抓住了那几次机遇,也许……,然而这个世界上还就是没有“也许”的立足之地,也没有后悔的捶胸埸所。
1981年,我们的邻居一位李姓美术大师调往广州珠影。他问我:你想不想调动?若想,我可以帮你办。他说,珠影正缺编剧。当时我真的活了心眼儿。那时,我已经有五部剧本搬上了银幕,而且年方39岁,还不老。如果我提出调往珠影,相信珠影还不会不要我。加上珠影的厂长与我的岳父当年同为战友,既便是走动这层关系怕也不会费吹灰之力就能调去。但是我却鬼使神差的拒绝了这次机会。绊住我的腿的唯一原因是孩子。我想得很复杂,觉得孩子正值上学,调去语言关就过不了,怎么办?就这样,我放弃了这次可能的机会。后来,遇到珠影的几位朋友,他们说:我们都听说你要来了,怎么没有来?如果那个时候你来了,现在XXXX的宝座肯定就是你的了。我只是淡淡地一笑。就是天大的好处又能怎么样?它已经从我的手头轻轻地溜走了。
1982年,我有机会调往八一厂。这是我作梦都想去的地方。当时我们正在上海参加全国电影创作会议,八一厂的张景华、陆柱国等几位厂领导亲自找长影厂长苏云谈话,提出来要调我去八一。苏云当时就顶了回去,说:你们解放军不能挖我们地方的的墙角,你们这么干可不行。陆柱国把苏云拒绝的消息告诉了我。我当时气得不行,马上就找苏云去闹。闹也不行。我跳着高地叫,叫也不行。那个时候正是我连续两年为长影挣来荣誉的时候,在他的眼里我成了“艺术骨干”。可是,我已经被头几年厂内的谣言整得灰头土脸。没有心思再在长影工作了,非要离开不可。我天天找苏云,软磨硬泡,怎么着他也不放我。我说:你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苏云说:我怎么不是了?我说:地球离开谁都转,你为什么不放我?!他哭笑不得,但是就是咬定两个字:不放。就这么的,我丧失了调往八一的机会。这次机会是被苏云挡住的。我小胳膊拧不过大腿。
1993年,李栋请我到福州去,说省广电厅要为他们制作中心物色一位领导。问我愿不愿意调到福建来。在福州,我考察了要去的单位,发现这里让李栋搞得分成了三派,互相之间矛盾极深。王一民先生(电影《乡情》、《乡音》的编剧)到我的驻地来看我,说他考察了几个月后决定不离开九江,不调过来。我这才知道,李栋还为省厅推荐了王一民。看来,这不是一个好待的地方。王一民问我,你来吗?我说我没想好。当天晚上,台里请我吃饭,席间台长悄悄对我说:老肖,你挺有号召力呀,三派人居然能到一起来吃饭欢迎你,这可从来也没有过呀。我说:是吗?不是我有号召力,是您有号召力,他们认识我是谁呀?散席之后,李栋说:我看出来了,你能把大家团结起来。你来吧。只要你给林厅长写封信,说你愿意来就行。我说你再让我考虑考虑。回来后,我对妻子说:不去。妻子问我:为什么?你可要想好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你要去,我就跟你走。她不知道我到底犹豫的是什么。考虑再三,我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
放弃机遇,其实就是放弃命运转折的机会。
不过,我并没有后悔。因为,我抓住了掌握自己命运的钥匙,我以辛勤的码字劳动开辟了一条生存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走得也还算得上是雄纠纠气昴昂。所以,常常知足;正因为知足,因此也总是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