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我们学电影[六]

(2006-02-28 07:15:05)

当年[六]

 

剧作课,是我们最认真上的。谁也不敢玩。一来是因为那“五百字练习”的下马威把我们整惨了,二来是我们再淘气也明白剧作课是我们的专业课,不好好学干嘛来了?

不过,这课上得让我们都挺纳闷儿的:让我们学电影剧作,却既不给我讲剧作理论,也不给我们讲电影剧本的写作技巧。老师只是给我分析作品,一部接着一部。有的时候是他自己讲,有的时候他请剧本的编剧本人来讲。课堂的气氛越来越诡异。我们在下边窃窃私议,他在上边依旧滔滔不绝。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上了三个月,眼看一学期要结束了,我们的笔记上记的全是一部部剧本的分析。老师的嘴角露出一丝同样诡异地笑:怎么,想要技巧啦是不?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敢吭声,心想:不学技巧我们上你的课干嘛,光挨整啊?老师似乎钻到我们的心里去了,不屑地说:文章无定法,哪来的技巧?我们还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表情自然是俩字儿:不信!他的课依旧是一部部剧本分析下去。我们也就只好一堂一堂地听下去,盼望着有一天他会给我们讲写作技巧。

后来,我实在憋不住了,跑去问他:真没技巧啊?

老师吼道:你傻呀?

我眨了半天眼。看我没听明白,他说:我吐沫星子喷了快一学期了,你连门道也没听出来!开头、结尾、高潮,哪个我没讲?主题、结构、情节,哪个我没说?我没讲的只差两个字了:规律。既然你来问了,那我就提前给你说说。写电影剧本的这个“规律”其实说起来也只有三句话,即:写人物性格的成长历史,写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写人物情感的悲欢离合。你把这三句话吃透了,比什么技巧都有用。记住,这是三句箴言。这个课到最后结束的时候,我总结分析的所有剧本时,要讲的也就是这三句话。

最后一堂课他果然讲的就是那三句话。

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他最后的叮嘱:不会编故事,不会写人物,你趁早别干这行。记住,电影文学是“文学”,你少给我写什么“日,外景”、“夜,内景”,或者什么“近景”、“远景”、“特写”之类的提示。你得用你的电影语言、用画面让看你剧本的人感知到时间和画面,感知到色彩和气氛,感知到韵律和节奏……。那些术语是导演的工作用语,与你要写的电影文学剧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你写那些,纯粹是瞎耽误功夫。不是你该干的事,反倒显得你对自己的文字能力不自信。

现在回头想,我们的剧作理论和“技巧”课原来是结合成功的剧作分析进行的。

我真的好感谢这种授课方式,它让我的专业课学习生动活泼,让我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大学生活。至今,我得益于他的授课,得益于他的三句箴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此头无耳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