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Nest Labs 是iPod之父托尼·法德尔( Tony Fadell)与团队成员 Matt Rogers离开苹果后创建的智能家居品牌。 Nest Labs已经发布了智能恒温器 Nest 与智能烟雾探测器 Nest Protect,而两款产品皆因为出色的工业设计与超前理念获得业界一致口碑,成为智能家居潮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
谷歌给出的并不是天价。 Nest的公开融资约在2011年 5月,公司筹集了8000万美元,投资后估值超过 8亿美元。2013 年1月, Nest完成第二轮融资,金额为 1.5亿美元,公司的市值突破了 20亿美元。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笔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谷歌收购 Nest代表了一种趋势:互联网公司向“云 +端”的方向发展,互联网公司既有的业务是数据业务,智能手机、无线路由、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都是端,互联网公司会向这些端拓展,而想象空间最大的端是智能家居。
独立IT分析师孙永杰则对笔者表示:谷歌尤其具有野心,只要在所有智能终端装上安卓系统,谷歌就能统治全世界,收购 Nest也是这一野心驱动下的产物。
外表优雅,内心狂野。 这种野心简单说就是“安卓 inside”,“安卓inside ”是对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乔布斯二人梦想的翻译,但因为安卓在移动终端的胜出,谷歌未来机会最大。
押注智能家居
Nest 推出第一款产品是智能恒温器,这款设备能够学习主人的生活习惯,还能通过设计精美的移动应用加以控制, Nest智能恒温器目前售价250美元。
2013 年末,Nest推出了的第二款产品智能烟感器。 Nest投资人曾称:“在iPod之后,苹果接连推出了 iPhone等更多产品。Nest的恒温器就像是 iPod。这只是开始。”法德尔则说:“我的目标是开发出简单易用的家居技术。”
谷歌投资32亿美元收购 Nest Labs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就是“简单易用的家居技术”。换一句话说,就是家庭互联网。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 PC互联网,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接下来的互联网这朵花儿要在客厅里绽放,且商业想象空间远大于前两者。
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云计算领域,谷歌有 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积累,与苹果、微软这类竞争对手相比,更有优势;谷歌的短板是设备的互联网与服务的共享,微软、苹果等竞争对手在这领域经营了多年。
谷歌32亿美元收购 Nest Labs目的在弥补自身在这领域的不足: Nest Labs将在设备互联网与服务共享领域为谷歌提供支撑。另外, Nest Labs作为一个智能家居品牌,已经为未来的家庭互联网市场蓄积了一定的品牌势能。
早在2007年,法德尔还未离开苹果公司时,他认为自己看到了未来:“如果我的世界主要由口袋里的智能设备来操控,我应该如何去设计自己的新家”?
Nest 的产品核心就是在一所房子中,每个电器和工具可以彼此“交流”,共享传感器数据,完全不会浪费整个家庭物联网的安装成本。
安卓“ inside”
在家庭互联网领域,市场寄予最高期望的是苹果公司。在 iTV推出已经落后市场预期两年的情况下,谷歌 32亿美元收购Nest Labs ,可以达到抢跑的效果。
罗清启表示,互联网公司正在进行“云 +端”布局,手机挂在云上,电脑也挂在云上,家庭里面很多终端可以挂在云上,一个前提是这些终端已经智能化,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门、窗等。
上述终端智能化之后,会产生更多数据,丰富云中的内容。
托尼·法德尔本人也表示:谷歌收购 Nest之后,不会像谷歌收购摩托罗拉一样,让 Nest独立运行,而是把技术与谷歌产品进行整合,特别是与安卓进行整合。
孙永杰认为,在未来的智能家居中,最关键终端是控制中心。目前关于谁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尚无定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路由器都被曾解读为“控制中心”。而“控制中心”就是离用户最近的互联网入口。
安卓控制世界,也就是谷歌控制世界,这是谷歌希望看到的结果。
而收购Nest,谷歌意在整合 Nest的技术做一个标准:通过安卓的市场地位,将这一标准强推为市场标准,最终实现家庭内多终端互联网的梦想。
实现这一点很难,谷歌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就有了很多家庭互联标准,包括海尔、海信、长虹为着推出的“ e家佳”,联想、长城为首推出的“闪联”,微软、索尼、英特尔为首的数字家庭标准( DLNA)等,没有一个成为市场标准。
收购Nest,安卓“ inside”、谷歌控制世界的梦想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
广告插播:侯继勇的微信公众账号“iBroadcast”,长期关注信息产业,关注新技术下的新商业、新社会、新思想、新人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