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这反而混淆了视听:似乎每个公司都自己的云世界与云路径,真实的云世界与云路径在争议中却愈加模糊。或许以另一种逻辑,即从IT应用与IT基础设施这两端去理解云世界,更能获得通往云世界的路径。当然,也更能理解一些公司的作为。
不要讲“云终端”,手机、Iphone、MID、上网本,再到物联网,太庞杂了,庞杂到淹没了“云终端”的本来意义。对于用户来说,终端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终端获得的应用,可能资讯、娱乐、商务,或是最传统的办公应用。也不讲“云”,这个概念太新,新到让人无法感知与理解,所谓云就是不过存储、计算、带宽,或者IT服务。云的载体不过服务器、数据中心、或是一堆代码(软件),可能是微软即将推出的神秘的箱子,还可能是印度规模数千人的呼叫中心。
谷歌、微软、IBM、亚马逊等提供云计算的公司的路径选择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基于自己长项进行路径选择。
第一类企业是谷歌,特点是从应用向IT基础设施拓展。谷歌的长项是搜索这一核心应用,也可称为杀手级应用,然后基于这一核心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有了这些应用,他有了向用户提供IT基础设施的可能,无限容量的邮件就是一种个人IT基础设施。在美国,谷歌已经开始谋求向用户提供存储,运算能力。微软、腾讯的路子与谷歌其实是相近的,调整后的阿里巴巴走的也是这一条路子。
另一条路子是亚马逊,特点是从IT基础设施向各种应用拓展。发展网上书店的同时,亚马逊拥有了冗余的计算、存储等IT基础设施。亚马逊第一步是向企业,个人开发者提供计算能力,开工平台,第二步是向企业,个人提供来自亚马逊的各种互联网应用与服务。
未来,各种互联网应用与IT基础设施的边界会愈来愈模糊:生硬,技术的硬件、软件消失了,会变成统一的应用与服务。
过去两年,中国却在探讨另一条路径,在没有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没有IT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云世界。比如神码在线,这家软银与神州数码成立的合资公司,意图建立一个网站,再发展一些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与谷歌不同,谷歌是核心搜索应用将其他应用带向了用户,然后是将IT基础设施服务带向了用户。核心应用成为强大的营销平台与推广渠道。神码在线却没有这个现成而强大的营销平台与推广渠道。与神码在线类似的还有阿里软件、中企动力,他们的实验都失败了。
阿里巴巴云计算策略的调整则表明了马云对上述实验受挫的反思。在实验了两年之后,阿里软件今年决定解散,业务分为两块,消费应用分给淘宝,企业应用分给阿里巴巴。诚信通、网络购物,网络开店就是马云手里的核心应用,他要把阿里软件的应用与服务,还有合作伙伴的应用与服务,通过诚信通、购物、开店等核心应用推向个人消费者、中小企业、还有网上的店主。这是类谷歌的路子。
软银也在反思了:停止了对神码在线的投入,而将于明年初投资一家新公司,投资金额达4500万美元。他的合作伙伴是GDS,国内最大的灾备公司之一。新公司将被命名了EDS,计将用三年时间,投资40亿元,在全国20个城市建立40个数据中心。很明显,吸取教训的软银模仿的是亚马逊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