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
自魏源开眼看世界以来,现代化一直是我们的共同诉求。而现代化至少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政治民主,从臣民社会过渡到公民社会,公民有相当的话语意识,有正当的话语通道;一是富裕,从生存社会过渡到生活社会,即社会财富相当丰富,人们有时间,有精力去思考,去说话,或是去游行。
当然现代化包含很多细节(即非要素原素)。比如在非现代化社会,人们做爱的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是一种体力劳动;而在现代社会,作爱是除了传宗接代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情表达,是一种精神体验。现代社会,人们更喜欢为了精神愉悦选择婚外性伴侣,因为爽。
但就如何实现现代化,我们的意见并不一致。在中国150年来的现代化实践中,至少有两条路径曾被实践。一条是先富强,再民主,最后实现现代化。一条是先民主,再富强,然后实现现代化。而中国人的惯性思维是:结果导向,只有目的一致,何必须乎过程。
但经验告诉我们,过程不一致可能会导致结果不一致。以欧美国现代化为例,都是先民主,后富裕,然后实现代化。不管是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光荣革命,还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其结果都将自由、平等、博爱、社会契约等观点引入社会。这成为欧美现代化的开端,因为自这样的变化之后,才在欧美实现富裕,实现实现民主。
如果以富裕衡量,某些国家某些时候的财富积累一定不亚于某些现代国家,比如乾隆,开元时的中国。但那时候的中国并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