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引起市场极大关注与警惕。
连贫困县都加入调控大军
毕竟,包括针对楼市“定向加息”的金融手段在内,当前各地房产调控措施已然频繁出台且“无所不用其拯”,甚至连位列国家级贫困县的安徽省临泉都在今年3月23日加入了抑制房价、打击楼市行列,出台《商品住宅类房地产用地出让“限房价、控地价”实施意见》要求该县毛坯房均价必需控制在5200元/平米以内。
如此风声鹤唳的敏感时刻,中央却三番两次提及房地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到底是在向市场传达什么样的信号?
在我看来,中央此举主要是释放“三个信号与一个决心”。
信号一,由去(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研究建立”,到今年二月<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建立”,再进入到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加快形成”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说明相关制度的大框架已经基本研究完毕并在完善的过程中。
信号二,既表明中央并不以目前楼市已逐步稳定的状态为满足,也显示中央对负责制定房地产治理长效机制之相关部委的催促。
信号三,长期来以“机动性强”之行政命令为主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如:各式各样的“限”,将逐步退出市场,由长效机制取而代之。
一线城市受创严重
以上三信号所突显的,是“楼市已成炒房禁地”之中央坚定决心,亦即透过长效机制的确立,房地产调控目标与红线已经划定,冒头就打、逾线则死!而就现况观之,需求侧己认房、认贷、限售,供给侧则以房屋库存量决定供地规模与速度,楼市欲“冒头” 谈何容易!
倘若还真有“顶风犯案”的城市,任令其房价与量呈齐扬之势,要么是地方政府阳奉阴违、调控不到位,要嘛是开发商自讨苦吃、自找死路!
降价由二手房启动
以下数据足可显示各个风向标城市之“惨状”。
北京:4月1日~16日商品住宅成交1106套,相较上月同期锐减66%,相比去年同期更出现79%的跌幅!
上海:今年第一季度房价尚称稳定,但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强烈萎缩32.6%。
广州:4月1日~16日商品房成交套数3893套,相较上月同期环比下降36.85%,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3.12%。
深圳:自去2016年11月份以来,深圳新房的成交量已连续5个月下滑,其中,3月份月度成交量803套,创下2011年9月有数据以来的新低。虽然4月1日~16日成交套数上升至927套,但相较去年同期挫25.12%。
那么房价跌势会在何时发生?我判断就在并不遥远的6、7、8月(关键的一季),将由二手房打开千里之堤的“蚁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