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国庆大礼包”其来有自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2014年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整体房价仍处在下行探底阶段,9月所有指标型城市除厦门环比持平之外,其它69座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全数处于降幅状态。
一手房如此,那么二手房呢?只能说更惨!70个大中城市的二手房价“全军覆没”呈下跌走势,即使今年以来涨势凌厉的厦门,其继续推升价位走高的动能也将陷入枯竭。换言之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一、二手房价可望全面陷入跌势的泥潭!一干指标型城市尚且如此,遑论三线以下地区房地产之惨。
走笔至此,9月30日之所以会有松绑“限贷”的“国庆大礼包”从天而降,答案便昭然若揭。
9月楼市状况显示,“九不金,十不银”便罢,价量表现竟然比传统销售淡季的8月还要差!堪称:城不分一、二、三,全线溃不成军,盘无论高、中、低,多数水深火热!此时不救更待何时?
事实上,7月开始从地方的限购,到中央的限贷、公积金政策之松绑,都与市场走势每况愈下关系密切。问题是救市效果怎么样呢?基本上与我在第一季所做的预测吻合——不救会死,救了要死不活。
连串措施看似效果不彰,我相信应与中央“走钢索”的心态有关——既致力刺激消费者进场,以维持房地产市场于不坠,又企图控制房价稳定,不使其趁势走高。显然这需要极高难度的奥妙技巧,目前看起来,政府技术操作还不够娴熟,于是只能重回“摸着石头过河”的老路,一步步测试市场底线,艰难把关着房地产去化与价位变动的平衡点。
之所以作出如此判断,主要在于中央果真有心救市,可以做的事情还挺多的,不论降准、降息、降税、提高贷款额度、予首购者贴息,甚至“借新不必还旧”,效应都会比当前“救市三计”来得好的多,但盱衡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一旦真那么做,其后遗症绝不逊于2008年的“4万亿”,有步日本“消失20年”的后尘之虞,因此迫使中央只能“有限救市”,尽可能维持房地产“半死不活”状态,寄希望于透过时间消化房价泡沫、逼退劣后房企,鼓励银行发行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劵化)筹资,与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以扶持优质开发商。惟中央“如意算盘”能否落实?同样有待透过时间验证。
为什么说之前的连环三计是“有限救市”呢?以“限购”松绑来说,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原本不具备购买资格者已取得房票并进场(多数地方政府的要求是连续缴交一年的社保或所得税),这就使得限购的意义只剩下套数的管制,但在预期房价不再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至少现阶段是如此),有强烈意愿购置两套的外地人或三套以上的本地人,相对来说是稀少的,并不足以使市场呈现可持续荣景(其他详细原因已在之前文章说明,在此便不再赘述)。
奈何以“救急”之力“救穷”
“限贷”松绑照理来说是颗“震撼弹”,应能达到楼市“振衰起蔽”的作用,可惜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所公布的措施有相当局限性,关键词是“还旧才能借新”,对多数有意购房人来说,若能还旧何必借新?至于“七折优惠利率”,则更是“央行请客,无人买单”,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银行做的到,别说7折了,连8.5折都“遍寻无著”。
相较于限购、限贷松绑,“公积金申贷门槛降低”更像是炒菜时添加的味精,作用有限也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但“聊胜于无”,好歹减少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手续费,及增加了“看得到未必吃得到”的异地互贷功能。
正是由于中央效果不彰、“有限救市”的操作方式,使土地财政“幽灵上身”的地方政府再度坐不住了,已有超过20 座城市纷纷急推购房退税及补贴措施,既赤裸裸也黔驴技穷,能出成效那才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原因?一言以蔽之:以救急之力救穷,当然“痴人说梦”。
《活动邀请函》
楼市如履薄冰,通胀如影随形,现况下该买房还是买房?决策千万难!
蔡老师常态性不定期举办讲座,解疑答惑、指点迷津。欢迎对不动产买卖有兴趣与需求者参加。
报名热线:021-51036703
-------------------------------------------
感谢关注,房地产e院是创新房地产信息流通与买卖双方互动模式。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提供市场所需咨询及房屋交易所可能遭遇问题之全方位解决方案。
订阅号:搜索“weimin_1128"或者直接搜索“卫民-房地产e院”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
服务号:搜索“weimin-1128"或者直接搜索“卫民房地产e院”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