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学英语
——张开冰
几天不见,看到大家给《中国学生常见的英语发音错误》的评论和留言吓了一跳。我写这篇文章的原意,正如博友“了了”说的:英文发音准不准问题不大,英国人也不见得都是标准的,关键是孩子们的心理和他们的对朋友的看法。深知我心呐!
首先声明,开冰博客记载的是完全我的个人偏见和瞬间感想感受、我的生活,还有就是记录我在工作和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思考,大家切不可对号入座以为就是在揭谁的错,无意中碰到痛楚,那纯属巧合,千万不必动气哦。
既然大家对英语发音和学习这么感兴趣,我索性也谈谈评论中几位朋友的疑问,把几个评论转贴在这里,并做一些补充:
谢谢小丑鱼对Phonics的解释。Phonics是语音法,或自然拼音。美国政府和学校正用不少经费在积极推广Phonics呢。比起国际音标,我觉得phonics容易多了,好处是学会了见字能读,无论是多长的字节或没见过的字。每个元音有时有几种读法,比如,a在apple和cake中的发音就不一样,辅音又分单辅音b,c,d等,c在cake和nice中的发音也不同,和双辅音的blend有bl, dr, tr等等,有时候还有三个辅音加起来的,如,sch, str, spr等等,美国孩子用三年还没有学完呢。可是学了基础的一些对孩子看书阅读已经足够,接下去就是功夫了。Phonics还有一个好处是发音准。从小学好,就像学好汉语拼音说标准普通话一样方便。国际音标和字词本身有的两种符号系统的意味,在查字典时较有用。
柳树是中学英语老师,说:“这个问题跟外教探讨过,其实有时候对于发音我们有些矫枉过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英语发音,那是跟这个国家母语的发音习惯有关系的。有的人天生模仿力强,学语音就容易些,而有些人就不是,那也不能不让这些人学外语。只要他们的发音不至于难听到让人听不懂,那就可以接受。不然,在孩子们的初学阶段你总是在纠正他们的发音,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你说的非常对,“在孩子们的初学阶段你总是在纠正他们的发音,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我们矫枉过正的又何止这些呢。其实,真没有必要对着小孩使劲纠正他们的发音,有几个办法可以采用:
我的一位朋友在和我某个英语单词发音时,用了许多术语,“你刚才用的是擦音,这是破音,你再做一遍,对了,舌头顶着……”又说了好几个口腔部位的学名,我都听晕了,也听得我一点自信都没有了,呵,学一个词的发音敢情这么复杂,这么专业,这么难,那还是让我继续我的错吧。所以,我相信没有几个孩子会对此感兴趣的。
我是比较苛求在孩子学语言时期让他们接触比较正确的发音,回国以后,因此我选择在北京定居。有朋友说北京人说的不是普通话,但这里的普通话,至少比我的南方普通话要标准一百倍!我并不苛求孩子们将播音员那样的汉语,只要不是香港人说的普通话。这完全是父母的一种价值取向而已,非常个人的意见。
我自己的生活经历使我学会了几种语言和方言,可是没有一种发音正确,上哪里人家都觉得我是外地人,南腔北调。可也有人说喜欢听我的特色的汉语,当然也有人觉得古怪。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同意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要能大家听得懂就好了。这是我们这等成人没有办法再改进多少,或者我们的机会成本太高了,有时间可以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不同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英语发音,那是跟这个国家母语的发音习惯有关系的。”我同意每个语种的人都有自己很难改的发音习惯,对学外语有障碍,这一点不单单体现在发音,还体现在语法和说话习惯上。但最要不得的是用自己的语言来发明一套“外语注音系统”,那就会有一位朋友说的这样的笑话了:“仨大不了[点儿]买驴克死妈死
再说一个笑话,Lin是清华大学的外籍教授。有一天他坐在我的车上,突然说:“zaoguai, zaoguai!”我的第一个反应是,Lin怎么会说广东话了。这个发音讲广东话的朋友也许知道念“走鬼”,在香港是街边无牌小贩,见到警察,怕被抓到,而相互之间喊一声“走鬼啦”,意思是“跑啊,警察来啦”。殖民地早期的警察有外国人“鬼佬”,因此典故。我说给Lin听,他哈哈大笑(这是中国人发错音和外国人不同的反应:美国人通常不介意人家指出毛病,还衷心希望你帮他改正,有些中国人就觉得自己没做好是一种耻辱,死要面子)。说他其实想说“左拐”。他问我“右拐”怎么讲。因为有一天晚上,他坐计程车回家,到清华西南门附近,跟司机说“有鬼,有鬼!”(右拐,右拐),司机没理他,他只好大声喊“有鬼,有鬼!”,司机加大油门,使劲往前冲,连喊几次都不得要领,司机最后说,“没鬼没鬼!哪来的鬼!”已经开过头很远了。因为清华西南门树多,灯光又暗,可能把司机给吓坏了。
每个人的语言智能强弱不同,发音不好当然不会致命,但是如果我是学生,我有机会学好的正确的难道不是更好吗?考拉小树熊的办法值得推荐给学英文的人,特别是学生:
1、坚持天天看英文报章杂志,做好语言和组织结构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其中的逻辑表达和思想的深度。(加一项:网络语言有时候很能体现现代人的习惯说法呢。)
2、听力:好看的电影电视节目,新闻报道。(先了解新闻内容再听既不茫然无聊,又增加理解和自信,进步会更快)
3、口语:每天坚持至少半小时的朗读
小树熊学的是国际关系的,所以学好英文是她的利器,她有天时地利,大家参考好了,切忌不要强求,特别是对小小孩子,记得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哦。对工作中不需要用到英文的人,我认为还是把时间用在其它事上的好。我就做不到小树熊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