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孩子教育我 |
老师是卖西瓜的老太太
正是大中小学各级学子辛苦准备考试的日子,回想当年为考试前没准备好流了多少眼泪,以致毕业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仍然常常被考试的噩梦吓出一身冷汗。小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希望得到的圣诞礼物是让圣诞老人告诉她的老师让她每天都有好玩的时间,最好不要考试。我倒不是支持废除考试制度,但很希望我们的学校能明白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面对的各种考试、测评,其功能往往是选拔和淘汰,办法是考出学生的弱点,考出学生不懂不会的内容。其实,要想考倒一个人很容易,比如:可以问这样的问题:“我今天的早餐吃了什么?”这个问题一定会难倒大部分的人。学校考试的目的决不应该是为了为难学生,而应该是为了帮助识别学生的智能强项,特别是找出那些面临学业失败的学生不被人们重视的智能,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强调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对学生展示能力的努力给予肯定,建立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发现并培养学业困难学生的智能强项来帮助他们改善学业成绩。
以智商为代表的、单一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其实,当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首创智力测验的时候,他和巴黎教育当局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学业有困难的学生,根本没有要为难莘莘学子的意思,下次和大家聊聊智商测验的来历和演变),迫使家长、老师把心智发育程度不同、智能组合不同的孩子往同一模子里挤压发展,可怕的是,这种发展是以牺牲孩子的兴趣、道德成长,甚至身心健康为代价,这是许多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有朋友留言问我担心我的孩子会否被现行的教育制度扭曲,老实说我是有点担心,但我认为孩子的成长很需要同伴的关系,作为父母,我们无法让他们在真空中成长,他们迟早要面对身边的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我们的责任是如何为孩子解释他们可能遇到的人和事以及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的,给孩子们提供和创造一个心灵释放的地方。我从不认为要给老师树立绝对的权威,如果能遇上行为足以为人表率的好老师,我们当然很庆幸;如果孩子不幸遇上一些品行一般的老师,树立这样的老师的权威会害了孩子。我会告诉孩子们老师事实上也是普通人,他们发脾气有时是因为他自己遇到了困难,而迁怒于学生表示这位老师做人不成熟,不必为此感到内疚(孩子天生有讨好父母 和老师的倾向,他们往往会因为父母吵架或老师发脾气而认为是自己的错,渐渐产生自卑或自责的心理),但是老师仍然可以教他们知识(因为他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我记得曾给一位小女孩做过这样的比喻:天气很热,她又特别想吃也特别需要西瓜,但是附近只有一个很凶的老太太在卖西瓜,老太太见人就骂,态度十分恶劣,那你是当做看不见听不见她的烦人唠叨,卖了西瓜就走,回家享受西瓜,留她继续在大热天里骂人卖西瓜呢,还是为了怕她而忍着不吃西瓜?其实我应该用卖药的例子(大人的想法是药是必要的,西瓜是可以放弃的)但想到孩子们认为药苦不好吃可以忍,当时又是大夏天她正吃着西瓜有滋有味,才用的卖西瓜,我身边好几个孩子(当然必须是比较自律而有思想的孩子,每个办法都不适合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这个例子。他们明白老师也是常人后,可以在和老师的交往中显得比较自如。
我理想的学校应该包括:1)能够反映实际社会和学生多元智能的评量练习;2)反映现实生活技能和经历的课程发展;3)拥有正确的教育目标和原则;4)培养优秀授课者的教师培训计划;5)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教与学,把教室拓展到社区,带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提倡到真正的生活里面去学习;和6)家长的高度参与,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的家访和家长问卷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所以还包含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建议。
学校教育应该是一座搭建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校的课程设置间、搭建在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学校社会所要求的智能间、搭建在课堂教学和真实生活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