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亮剑”精神推进建筑监理体系

(2008-06-09 00:04:41)
标签:

房产

       

 

   在汶川天崩地裂、生离死别之后,媒体对于建筑的质量的追问层层推进,发人深思,成为灾后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于施工不善、制度缺陷、道德的堕落的反思,让人感到更多的是沉重,而不仅仅是义愤。

 

   王尔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的责任太巨大,一个人无法扛起;这个世界的哀伤太过沉重,一颗心无法承受。

 

   举国致哀之时,我们突然意识到,哀伤居然真能沉重到让人心无法承受。

 

   举世同悲之后,关于建筑质量监管的反思在继续,政府已经承诺责任追究将继续,假如最终真有质量责任(现在大家心中或许各有自己的判断),我们不禁想问,罪责如此巨大,哪一个相关责任人的心能承受得起这灾后的反思?哪一个相关责任人的肩膀能扛得动这灾后的追究?

 

   行业的历史隐患若演化为“不能承受之重”,原因之一或许是源于灾难在前,而反思在后;如果有效的隐患反思在前,或许我们都不必如此沉重。但想做到有效的反思在前,却总让人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一位验房师去年说,在他们一年验收的近千套房屋中,八成以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有的房屋甚至出现30多处质量瑕疵”-----我们不清楚哪一个问题会在某个最关键的时候,带给我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的统计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目前房屋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客观现实,从2003年开始,虽然房地产方面整体投诉情况有所下降,但房地产质量方面的投诉比例则在房地产整体投诉中持续上升,成为目前房地产投诉比例最高的房地产纠纷类型。开发商、建筑商、监理方和制度制定与执行者或许都难辞其咎,这样的问题此前几乎每年都会被提出,但是似乎却没有带来任何明显的改变。

 

  我们关注的当然不仅是这些表面的质量问题,而是目前对建筑质量进行监管的制度体系的隐患到底有多大。

 

  开发商、建筑商、监理方和相关部门的利益链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人无完人,有时候,社会的各个方面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是不能苛求的;对于当前建筑质量的监管值得反思的是,当所有人的都知道这是一个不太小的隐患时,它不仅能堂而皇之地存在,而且总能感觉有一种力量无处不在,保护着行业利益链条的畸形蔓延,让过去几乎所有的反思、追问与监管,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对于灾后的孩子们,今天媒体对建筑质量监管制度隐患的集体反思来得太晚;但对于更多的生命来说,我还来得及让反思走在灾难的前面。

 

   今天,为了不再面对“不能承受之重”,无论反思是否有效,媒体和社会各方能不能不断“亮剑”?即使不能带来改变,也要让隐患成为千夫所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