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天,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对于博物馆,我有一些特殊的感情和感受,因此,今天必须写点什么。
儿子小时候,每逢周末,我们常常带他去参观博物馆和名人故居。有时候骑自行车,更多的时候乘坐公交车和地铁,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和这么多汽车,出行其实挺方便的。我们走遍了北京大部分的博物馆。有一次,我们参观农业博物馆,诺大的博物馆就我们三口人。那种感觉真好!儿子目前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了,爱读书,兴趣广,知识面宽,喜欢文史哲。我想,这与参观博物馆有很大的关系。
连日来,北京故宫因为展品失窃案而成为舆论焦点。对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安保措施、案发后的应对表现,以及案件本身的种种疑点,媒体不依不饶。特别是锦旗上的“撼卫”之误,一时间招来铺天盖地的批评之声。神马“谁来捍卫故宫尊严?”“丢了最宝贵的文化钥匙
”等等……一直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圣殿北京故宫,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对于此次故宫失窃案本身,我倒不以为然。世界有很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曾经发生过展品失窃事件。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原本不算严重的失窃案演变成一场口诛笔伐的声讨战?我想不明白,也不想深究。今天是博物馆日,我只想从博物馆自身的定位和价值来看待北京故宫。
博物馆,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人们习惯称它为故宫,意即“过去的皇宫”。她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注意,北京故宫是文物,是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既然是博物院,应该比博物馆大得多!它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几十年来,几经变化,饱经沧桑。如今,故宫博物院设有陈列、保管、群众工作、古建筑管理、开放管理、服务等部及研究室、图书馆、出版社、文物修复厂、文物保护科学实验室、古代建筑修缮队、安全保卫处等机构。请注意,故宫博物院是管理机构!我们不要混淆故宫和故宫博物院。
如今,社会议论声讨的是疏于管理的故宫博物院。但是,公众是否应该更加关注故宫本身呢?
除了是文物和文化遗产,在大多数人眼里,故宫恐怕就是旅游景点。每天熙熙攘攘的游客们,有多少是游览景点,又有多少是欣赏文化呢?
今天一早上班的路上,我边骑车边听收音机,听到的是关于博物馆的事情。意大利、法国是文化大国,更是博物馆大国。国家为公众提供参观游览的同时,更多是为国民提供文化享受。再看看我们的北京故宫,人挤人的,哪里是文化享受,分明是景点闲逛。
所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呼吁媒体:请关注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不要再炒作什么故宫的安保问题了!
背景资料——
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1977年,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国际博物馆协会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2011年的5月18日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