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结束了,残奥会还在继续。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感觉,奥运会是什么。一场音乐会吗?一场大餐吗?曲终人散、酒足饭饱之后,有多少值得回味?有,似乎不多。不知怎的,我感觉好像热热闹闹的奥运会好像一下子就结束了,嘎巴一下,没了,没得那叫快呀。我还以为奥运热潮会持续一段时间呢。
奥运冠军香港之行倒是热热闹闹,这明星、拿明星的,花边新闻也不少,八卦消息也不少,连老太婆汪明荃都被炒作了。这有意思吗?奥运冠军是什么?是娱乐明星吗?!
内地呢?奥运冠军应该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才对,应该大力宣传、弘扬奥运精神才对,不过,好像除了人民大会堂总结一下,就完事了。51块金牌,多少个冠军呢?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记得住呢?恐怕再过一段时间,不少冠军的名字就会被遗忘了吧。与当年李宁、许海峰、许海峰相比,如今的奥运冠军是什么?开幕式上李宁点燃主火炬的一幕,之所以让我们震撼,是因为我们被那一代运动员的精神所感染。很多人还在回忆当年激情燃烧的感觉。
在商品时代,过分商业化的竞技体育已经立着真正的奥运精神越来越远了。奥运冠军等于民族精神的时代已经远去了,金牌等于金钱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这些日子,我努力在想,奥运会给我们中国带来什么?报纸上罗列了一大堆,可有多少东西是发自内心的?
金牌51块,超过了美国,就能证明我们强大了吗?
当今世界,美国用军事、科技来证明自己,俄罗斯用普京式的强硬来证明自己,日本用经济实力和野心来证明自己,韩国人、朝鲜人用不屈的民族精神来证明自己……我们拿什么证明自己呢?
用51块奥运金牌吗?含金量几何?全民体制下的举重、射击等等金牌项目与提高国民素质有何干?伟大的鸟巢里,中国人拿到金牌了吗?
用开幕式吗?张艺谋似的视觉盛宴除了证明我们人多、舍得花钱玩以外,还有什么?这与《黄金甲》有什区别?
良好的社会治安吗?洁净的北京天空吗?热情的志愿者吗?顺畅的交通吗?如果这些能证明的话,那么,奥运之后呢?能延续吗?
扪心自问吧。我们是不是太想证明自己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