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
偌大的北京城,堵车已经成为再司空见惯不过的现象了。在早晚交通高峰期,北京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不愧“首堵”的称号。
每当此时,总有一些坐在方向盘前面的人,不住地摁喇叭,不住地骂骂咧咧,更有甚者,跳下车来就动手。看看吧,这其中不乏谦谦君子,不乏高贵丽人。
不开车是文明人,一开车变成野蛮人。
只要一坐进驾驶室,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这是为什么?这是“路怒症”的表现。
请看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的权威解释——
“路怒”(road
rage):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近来,由路怒症而引发的交通纠纷越来越多。
如今,路怒族在北京城比比皆是。有些时候,未必是交通拥堵的情况,也会有不少人表现出不可理喻的路怒症状。等红灯,骂骂咧咧;乱插队,乱加塞,乱抢行;稍微一堵,就鸣喇叭;“找死啊”,“神经病呀”……
路怒症是汽车社会的副产品。在汽车普及的美国,路怒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诟病。除了无辜的美国人尼尔,一星期前被司机枪伤的俄罗斯行人就更不幸了。一名莫斯科的司机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一下就放倒了3名行人。这是一名最极端的路怒者。
随着中国城市车辆的增多,驾车者引发的情绪冲突也越来越多。7月份,网上热炒的西安女警骂人事件中,因为汽车刮蹭,开车的女警足足骂了出租车司机半小时,彻底展露了一个路怒族的心态。
除了交通堵塞外,工作生活压力、个人性格特质等都是路怒症的潜在原因。这其中,除了生理因素,更多的还是心理问题。2006年,该心理咨询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国司机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达到59.8%。其中,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则为44.4%。“问题司机”的各类心理症状主要包括“偏执状态”“强迫观念”“躯干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