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郭冬临的小品《有事您呼我》吗?曾几何时,寻呼机是一种时髦的玩意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从3月4日开始,民用寻呼机终于走到了尽头。
寻呼机又名BP机、传呼机、呼机,是接收寻呼台无线呼叫信号的个人信息中端,由于不具备发射功能,所以寻呼机是单向的接收器。寻呼机和无线寻呼网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于九十年代末期达到了顶峰。1998年,全国寻呼机用户突破6546万,名列世界第一。
汉显的!
腰挂BP机曾经是一种时尚
寻呼机问世之初身价不菲,动辄四五千元的价格使得它成为了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寻呼机兴起不久,出现了另一种更能代表财富的通信工具“大哥大”。于是,“腰别BP机,手捧大哥大”是那个时代最令人崇拜的形象写照。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手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做为最为先进的通信工具,手机注定是寻呼机时代的终结者。但早期昂贵的手机通话费用,给了寻呼机最后的生存机会。在手机与寻呼机和平共处的几年,双方优势互补:寻呼机依旧是首选的个人联系方式,使用手机只是省去了满街寻找固定电话进行回复的麻烦。那是“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如今,手机“扼杀”了寻呼机,也正在逐步的代替“商务通”。
不过,寻呼机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在民用领域退休的寻呼技术,却在市政管理领域获得新生。北京市二环路上的西直门桥、菜户营桥、玉蜓桥、天宁寺桥、西便门桥、积水潭桥等10座立交桥,都已经安装了融雪剂自动喷洒系统。市政管委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通过无线寻呼的方式,就能够启动融雪液喷洒系统,及时对路面实施除雪。启用这套系统除雪,雪后10分钟内就能恢复立交桥的畅通。
不仅如此,今年年内,本市所有的路灯也将完全实现“呼着亮”。目前,北京市区拥有将近16万盏路灯,其中四环路以内的主要道路的近9万盏路灯已经安装了遥控开关,利用寻呼技术,北京电力路灯管理中心监控中心值班员在办公室就能用鼠标选中需要开启的路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