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缤纷感悟 |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不管你想做什么,不管你将来要做什么,一定要把目前的事儿做好。
——博友沐子喜欢这句话,献给各位博友。
一次,看到博友的一篇文章,他跟我一样,也是做文秘的。文章写得很好,只是透露出一些失意与彷徨。以下是我给他的留言:
偶然间走过这片天地,不经意闯进你的世界,无意中读到这篇文章。在XX(北京某名牌大学的群博)这个优秀的群体里,我看到了一颗年少驿动的心,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老实讲,比起你的顶头上司,我要虚长几岁。之所以叫“虚长”,是因为我没有他那般丰富的经历。恍若隔世的21年前,我到一个偏远的城市读大学,除了读书,好像印象中只有齐秦的歌让我心动。一曲《大约在冬季》至今仍记忆犹新,只要唱卡拉OK,我就会唱它。
毕业后,我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北京,被分配到一家很不错的国营大企业,从事技术工作。一两年之后,我就像现在的你。有两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一次是和顶头上司拍桌子,大声抱怨自己为什么干得多而拿的少?这件事至今让我后悔。一次是即将退休的师傅申报职称而没有批下来,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望着他那满头的白发和微驼的身躯,我忽然想起了一个成语,叫“皓首穷经”,于是感到人生的可悲。
人生最大的可悲,就是一下子看到了将来的自己。听说有一种技术,可以模拟每个人各个年龄段的相貌。可到底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敢于面对几十年以后自己那惨不忍睹的容颜?从师傅身上,我明明白白地看到了自己今后几十年的人生轨迹。不是吗?当时还没有“克隆”这个词汇,如果有,我想就是如此。这是我当时的心情。这样一种心情,左右着我,折磨着我。
15年前的北京,跳槽、自由择业还是新生事物,还记得有一个时髦词叫停薪留职。可是,在周围的人里面,这么做的很少。倒是屡屡听说有某某某出国了。那时候就是流行这个。
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那里,我逐渐地找回了一些自信。在实现从单纯的学生到复杂的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矛盾。人际关系,经济利益,个人发展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不断地学会适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更是人生的一种挑战与磨练。
后来,跳槽的事儿越来越多了,经常听到某某某另谋高就了,某某某到外企了。我的同学中就有这么一位,他频频跳槽。我问他,他说,老是不满意怎么办?我说,几年下来,你究竟做了什么?他说,除了一点阅历和一点谈资,无他。我十分认真地给他分析:你总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做什么都没有深入下去。其实,你没有真正地、踏踏实实地做过一件事。后来,我稳定了下来,他也稳定了下来。我们在不同的领域一直做得很好。
再后来,我改变了。在做了10年专业工作之后,几年前我改行从事行政管理。不是不喜欢技术工作,而是想尝试更大的挑战。10年不白干。10年的磨练,使我对现在的工作驾轻就熟。与机关部门的其他同事相比,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埋头做了10年专业工作。实际上,这些年下来,我也有感到累的时候,只不过是慢慢地学会了自我调节。
不管你现在做什么,不管你想做什么,不管你将来要做什么,一定要把目前的事儿做好。当然,别学我一干就是10年,但起码要踏踏实实地干几年,好好地锻炼一下自己。你这个年龄,是打基础的最好时机。年轻就是资本。
是不是有些说教的味道?别太当真,就当我是你哥,姑妄听之,说完拉倒。
文章引用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