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没想到他外婆这么厉害
标签:
陆士嘉高晓松飞翔陆士嘉先生 |
高晓松没想到他外婆这么厉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士嘉书院成立于2017年,以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中国空气动力学专业的主要奠基者,北航建校元老陆士嘉先生的名字命名。陆士嘉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她的名字,不是相关专业的人,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有一个人,今天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那是一直以颜值高自称的高晓松!
陆士嘉与孙辈,后排为高晓松
前段时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士嘉书院举行开学典礼,高晓松出席并发表演讲。高晓松演讲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外婆陆士嘉。这一次,他分享了外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碎小事。
陆士嘉是谁?
今天我们说起陆士嘉,会说她是
陆士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1987年中国科协副主席庄逢甘院士在纪念陆士嘉逝世一周年的学术报告会上说的一段话:
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期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成都,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这句话原先是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发表的肺腑之言,五十年后用来赞誉居里夫人的崇拜者陆士嘉,同样恰如其分。
知道高晓松家世非凡,没想到他外婆这么厉害。说起狮子林,大概大家都耳熟能详,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四大名园之一。1911年3月18日,陆士嘉就出生在这座江南名园里,那个时候她还叫陆秀珍。
陆秀珍刚出生的时候,
听上去,陆秀珍就是个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公主,祖父、父亲两代进士,更让这个家庭成为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只可惜,他们生错了年代。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已经穷途末路,走到了终点。
陆秀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陆光熙,是在她六个月大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也是父女相见的最后一面。不久以后,她的父亲陆光熙、祖父陆锺琦就一起喋血山西巡抚衙门的大堂。
陆秀珍还没有学会说话,就尝到了家族由盛而衰,陷入困顿的苦涩。
1911年3月18日,陆士嘉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那是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高晓松也讲了他外婆出生的仅仅几个月,全家便惨遭灭门,外婆被母亲抱着躲在假山石后幸免于难。也是从小的经历让陆士嘉格外坚强独立。
中学时读了《居里夫人传》,决定学理科,“当中国的居里夫人”,就这样1929年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考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洪堡奖学金。1942年,写成优秀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获得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后,先后在北洋大学、水工研究所、清华大学任职。1952年,参与筹建北京航空学院,后任该学院教授。主持建设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参与创建一整套低速风洞和我国第一个高速风洞。短短几句话怎么能很好地概括这位伟大女科学家地一生呢?
在“纪念陆士嘉教授逝世一周年学术报告会”上,钱学森先生曾饱含深情地致辞说:“陆士嘉教授是我所尊敬的一位女科学家”,一直以来,很多人的观念还是女性是弱小的需要依靠需要保护的,什么难事不该让她们先来。女科学家鲜为人知,人们似乎给予的关注并不够。那个年代的人工作似乎更为纯粹,仅是为了心中的理想,艰难也一样努力前行。
演讲最后地一段话,高晓松这样鼓励青年学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召唤,因了这份召唤而做的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越纯粹的人,内心的召唤越远大,越坚定。北航从创建那天起,就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承担着星辰大海的辽阔使命。各位北航士嘉书院的上千名学生,都是堂堂中国名校生。名校生不仅仅意味着闪光的校徽,锦绣的前程。名校生还意味着的召唤与使命:让世界更加文明,让国家相信真理。无论世界前进还是倒退,无论科学昌明还是黯淡,都努力站在人类的最前列,披荆斩棘,捍卫真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须百折不挠,才不负此生。”,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在坚持理想地道路上也许会难挨也会被误解也许不是那么有趣,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终究是为了对得起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