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研讨暨《瞩望新轴心时代》发布会在京举行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新书首发式、读书会 |
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研讨暨《瞩望新轴心时代》发布会在京举行
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瞩望新轴心时代》发布会在北大人文学苑举行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6auY5pyL5ruh5bqn5aSn5a625LqR6ZuGMg==_5ikEZx.jpg
高朋满座,大家云集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rGk5LiA5LuLMg==_tm9Qsj.jpg
汤一介先生谈写书初衷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L+e5Y+v5bmz_7ibBmK.jpg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YiY5piO5riF_vKcxfj.jpg
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讲此书出版历程
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在观看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介绍幻灯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p2o6L6b6LWg6K+X_vpgoe2.jpg
杨辛先生当场赠汤一介先生自作诗书法作品一幅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aqS5L2T5LqR6ZuG_NaGPWN.jpg
此会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ZCI5b2x_twdvh8.jpg
拍摄合影的一瞬间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ZCI5b2xYWxs_hFo1xx.jpg
到会的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http://www.cctpbook.com/data/upload/month_201312/5rGk5LiA5LuLMw==_uUgU6a.jpg
汤一介先生离开会场时向大家招手致谢
12月21日,时令已近冬至,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瞩望新轴心时代》发布会”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人文学苑召开,余敦康、杨辛、成中英、方立天、钱逊、牟钟鉴、周桂钿、蒙培元等四十余位在京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莅会并即席发表了讲话。午后,和煦的冬日照耀着湖畔林木掩映的古风建筑群,汤一介先生虽年事已高,仍在夫人乐黛云的陪同下来到会场,兴致盎然地倾听与会者发言,温如蔼如,表现了一位蕴蓄深湛、有容乃大的恂恂儒者之风。
第一阶段新书发布会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首先致辞,对来宾表示欢迎,对汤一介先生表达敬意。随后,中央编译局俞可平副局长向年近九秩的汤老在中国文化方面所作出的新贡献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愿,并向与会者阐发编译出版社作为文化摆渡者的内涵。俞可平说,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思想文化的繁荣,思想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我们学者、知识分子的努力探寻。在这方面汤先生是典范和表率,他一辈子追寻学术文化,这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推动中国进步的责任感,在这一点上向汤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发言说,中国正面临一个巨大的变革,同时,中华文化的复兴的曙光也已经来临。从汤老师著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他对中华文化的这种热爱,这种家国情怀,特别是他有一种世界的眼光。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汤老师正是在做这样一个崇高的工作,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我们的这种敬意是难以言表的,我们愿以我们的出版工作、我们的营销工作、我们的发行工作,来表达我们的心意,为我们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文明的复兴作出一点贡献。
汤老近日虽受着病痛的折磨,今天在会上显得十分欣悦。在表达了对出版社的谢意之后,汤老也作了即席发言。汤先生说,他是从两个考虑来出这本书的,一个是在中西文化和哲学的比较中间发现一些可以思考的问题。第二个是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因为我爱我的祖国,我就必须爱我的祖国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只有珍惜自己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
第二阶段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由北京大学魏常海教授主持。余敦康教授、方立天教授、孙钦善教授、金春峰编审、成中英教授、杨辛教授、乐黛云教授、许抗生教授、蒙培元教授、牟钟鉴教授、周桂钿教授、郑万耕教授、赵敦华教授、李存山教授等分别发言,畅谈他们对汤一介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对中国哲学发展的见解。杨辛教授还专为此次会议向汤一介先生赠诗一首,并在会场展示了杨辛教授以诗作的书法作品。
新旧世纪之交,萦绕于汤一介先生内心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中耙梳、整理出适用于人类当今时代的有益的思想资源,从而使我们在华夏文明的丰厚遗产的基础上重建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寻求一哲学依据。《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汇聚汤老的三十余篇论文、书序、演讲及访谈录,集中反映了汤老于新世纪伊始对华夏文明统序的深切反思,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士子的家国情怀与拳拳之心。
汤老一生治学打通儒释道三家,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起,汤老逐渐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儒学研究方面。儒学自先秦孔子和孟子创立之初即自觉地继承了以“五经”(“六经”)为代表的夏商周三代文明的传统,以积极的入世精神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哲学,发展了一整套中国所独有的天人合一、普遍和谐、内圣外王之道的哲学体系,这不仅是华夏文明得以繁衍、成长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还将为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提供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儒学思想在华夏文明统序中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以及这种亟亟以天下为务的入世精神十分契合汤老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治学理念,因而,汤老以古稀之年毅然承当起《儒藏》的编纂工作,并以愈加炽烈的热情沉潜于素称“无用之学”的哲学。他知道,偌大一个华夏民族倘或失掉了自身哲学的根基,那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对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是一个万劫不复的巨大灾难,而时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已经为国人敲响了警钟。汤老有关我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这个中西哲学文化相互激荡、交流的契机,反思、自省其哲学传统,走上反本开新之路: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是为了开新。
“轴心时代”一词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首先提出的。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根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文化传统。这些文明统序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精神财富:“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汤老认为,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总趋势的推动下,上述四种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如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形成新的文明的飞跃,整个人类文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这是一个世纪老人对我们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与嬗变的华夏文明的诚挚的祈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