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冥想:通往精神修行的“隐秘”之道

(2011-12-20 11:39:19)
标签:

冥想

分类: 人生感悟
冥想:通往精神修行的“隐秘”之道

   12月,无论从盘点的角度还是从冬藏养生的角度,都是一个特别的月份。这时,不要完全陷入忙乱透支的混,乱中,更应该给自己留出一些独处和宁静的时光,冥想是最好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在我的课上或微博、博客中都会提出很多冥想的问题。这里,《中国美容时尚报》为你提供了一些解答,可以帮助你初步的了解和学习冥想。

  

冥想是大脑有意识的活动
   很多人误以为冥想是宗教行为,其实不是,冥想是一种有益身心的精神修行。为此,大多宗教多会用这种修行方法,但不等于宗教。因此,如果你并未皈依任何宗教,也可以通过冥想来升华精神境界,强化内心力量。冥想是有关意识的脑部和心灵的活动,通过冥想,可深入内在去探寻灵性世界,还可与之对话,深入自我认识。许多科学实验还表明,冥想可以真正改变大脑状态,对大脑和身体组织会产生奇妙的影响。


    冥想等其他一些精神修行法是非常珍贵和有价值的,自古以来其实只属于小部分人,只秘传给注定将会成为部落或族群精神领袖的人,如小时被选中的活佛或世代传道家族如印度婆罗门。这些人被选出后,要经长年精神修行训练,可领悟到隐秘的智慧。近代这种开启隐秘智慧的修行方法才被广泛传播,人们有机会可自由学习。所以,要珍惜机缘和机会,通过学习和践行精神修行,走上获得更丰满的心灵生活的道路,那是无比美妙和喜悦的人生道路。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那还是一块完全未开垦的荒地。(以下照片是在墨西哥玛雅金字塔上冥想。前方有浓郁的云和光,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热带森林,很辽阔而深沉宁静。)

                                  

                                      冥想:通往精神修行的“隐秘”之道

 

冥想的益处
1. 改善注意力
   现代人常常会被琐碎的小事焦虑,大脑常常喜欢把小问题放大成大麻烦。冥想能够帮摆脱烦恼,学会活在当下,而不是为过去或者未来担忧。通过冥想,不再担心虚无缥缈的事,拥有看得更加全面深远的能力。


   研究发现,仅仅坚持八周每天45分钟冥想的实验者,被要求集中注意力时,有冥想的对象比没有冥想的实验者能更好地调整脑电波。冥想可以改善人脑的诸多多能力,包括快速调整脑波阻止走神,明显提高专注力。


   阿尔法脑电波对于如触摸、观感和声音等大脑皮层的感知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减少大脑分神,帮助人不受干扰地专注于一件事。阿尔法脑波是由感觉皮层细胞产生的电流形成的,冥想者可以控制思维,从而提高对指定皮层细胞的管控力。

2. 增进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冥想与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有其生理基础。在冥想时,大脑中的各种细胞以新的方式联系起来,对肌体的其他器官起到新的调节作用,以改变它们的功能活动,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控制各种传染病、癌症、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性疾病等等。


·舒缓偏头痛:“美国头痛联合会”通过分析研究报告发现:偏头痛患者采用静坐冥想法治疗之后,发病率和疼痛程度降低了32%。
·减缓慢性疼痛: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鉴于已积累的充足证据表明:静坐冥想之类的松弛身心的技巧对于缓解慢性疼痛非常有效。
·治疗癌症:静坐冥想虽然不能治愈癌症,但由于能够缓解慢性疼痛,所以有助于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病人舒缓痛苦,以及种种其他令人痛苦的副作用。


    很多实验研究都表明,冥想对健康大有益处。冥想影响直接大脑活动,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的活动,周围神经系统可控制新陈代谢、血压、呼吸和心率、舒缓压力、纾解焦虑、保持心态平和。每天10-20分钟的冥想,是最好的放松和获得内在喜悦的方式。

3. 产生更多积极情感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冥想可以使人更有同情心,尤其是更专注对家庭和亲密人士的爱和连接,产生更多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在同情心冥想实验中,当实验者听到处于悲伤中的女性声音时,有冥想阅历人的大脑脑岛部分开始活跃(脑岛: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感觉有关,是体谅他人情感状态、产生同理心的重要部分),而听到女性的快乐的尖叫或者婴儿的笑声时,他们大脑中的某些区域比初学冥想的人更为活跃,而这个区域对于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心灵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的情感心灵的方式是通过某种激发并经历那种情感实现的。虽然,有时人可以理解并不一定要经历他人所经历的情感,但此时,大脑中负责深思的部分是活跃的。”


   专家认为:大脑会以某种形式自己准备好产生同情和爱的情感,并在这种自然的、对亲朋好友会有的感情基础上,把这种情感延伸到陌生人身上。

  同情心冥想方式非常简单,在脑海中勾画你在意的人的样子,留存那种爱心洋溢的感觉,然后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他人,包括不喜欢的人。这不仅可以帮助你滋养和培养慈悲和同情心,还可以提高正向能量,消除负面情绪,提高爱的能力。

冥想的方法
   冥想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核心在于专注内在,达到身、心、灵和谐宁静,同时呼吸和身心要合二而一。随着冥想能力的加强,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冥想,并且可以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随着对自己意识和觉知的认知和深入,能够明显地觉察得到,自己可以越来越好的驾驭思想,处理情绪(如控制愤怒、化解焦虑、排遣忧郁、纾解失落、减少不满和抱怨等等)。但是,意识和思想导致我们的行为和情绪。


1. 选择合适的冥想时间:

  在每日时间表中为冥想安排足够的时间。比起偶尔冥想,规律的冥想效果更明显。
· 有的人会觉得花五分钟来冥想就已经足够了,而有的人会觉得冥想的时间长一点效果更好。
·可以选择一天的任何时间进行冥想,有人喜欢经由冥想开始新的一天,有的人则选择在繁忙一天的中间通过冥想来放松自己。一般来讲,冥想的最佳时间在早晨,这时,身心还没有因为忙碌而感到疲惫,大脑也没有接到更多的思考任务。
·不要在用餐后或者感到饥饿时冥想,消化系统会消耗静心的能量。
·瑜伽修行者认为,最好的冥想时间是早上4点~6点。也有人认为太阳升起和落下时,阳性最足,所以日出和日落都是最好的修行时间。

2. 选择或者创造安静放松的冥想环境:
   冥想时,环境非常重要,尤其是刚开始练习冥想时,避免注意力被扰乱至关重要。关掉电视、手机或者其他扰人的设备。不同的冥想对是否放音乐要求不同,需要的话,应是平静、重复性且轻柔的音乐,以帮助保证专注。有条件的,安静的,空气和气场好的自然环境是最佳的冥想地方。

3. 坐在平地上:
   如果坐在地上不舒服,那可以坐在垫子上。最好坐成半莲花或莲花式,不必采用特殊坐法。最重要的是把背挺直,这样会帮助呼吸,连通宇宙能量。
·开始时坐在厚垫子边缘,骨盆前倾,或者坐在离地8~10厘米的椅子上。
·关于姿势,初学者只需记住一点:把背挺直。如果姿势正确的话,力量会均匀分布在脊椎骨上,几乎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
·放松四肢。只要保持放松,并且不影响到躯干。可将手放在大腿上,刚开始时,让胳膊处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可能更舒服。同时,下垂的重量感可以帮助意识到哪部分不协调。

4. 全身心放松,寻找身体尚未放松的每一寸:
   当发现身体没有放松的部分时,尽量放松它们。你可能发现身体的有些部分感觉别扭,如果不调整姿势,就没办法完全放松自己。你可能也会感觉到,脊椎附近的肌肉常常会感到紧张。随着时间,姿势会开始有点扭曲。这时候,需要伸展一下。脸上的小块肌肉也常会变得紧张,这是正常现象,只需要尽量放松它们。

5. 让注意力集中于呼吸:
  初学时你可采用腹式呼吸。仔细聆听自己的每一次呼吸,跟随这个声音,不加任何判断(比如:这声音听起来有点刺耳。难道我是感冒了?)。大脑会不断涌入很多念头,因此人的思想始终处于一个“震颤“的状态,聆听呼吸的目标是让大脑里的震颤逐渐消失,找到一个可以让思想安定下来的“锚”。

6. 可背诵一句咒语:
   持咒是帮助精心的一种方法,比如奥姆(aum)的单词,用固定的节奏念(可用金钢持念法)出来是最好的。可以记住词,也可以记住发音。冥想初入门者可能觉得数呼吸比较容易。可以尝试从1数到10,然后周而复始。持咒和读数还是调息的一种方式。调息是任何修行都尤为注重的。

   为了避免脑海中产生干扰的形象,试着想象一个能让你感到安宁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比如:想象在一个长长楼梯的顶端,这个楼梯可以带你到一个平和的地方,你拾阶而下,直到你感觉到平静和放松。

7. 让思想归于寂静:
   经过训练,努力让自己的精神集中。一旦你能让自己的精神每一次只集中于一件事,你就可以开始尝试做下一步:那就是什么都不关注,“清空”自己的思想。这需要大量的练习,但却是冥想的最高境界。如果已经可以成功做到只关注一件事,那么现在你可以把之前关注的那件事抛开,或者客观地观察这件事,让它自由来去,不给它贴上“好”或者“坏”的标签。用这个办法对待脑海中出现的任何念头,直至达到完全的寂静。

Beauty Tag 8步骤开始冥想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2011的最后一个月。冥想必然是一个有助于你变得更好的选择。尝试沉淀、回想、反思、总结。1. 穿舒适的衣服。
2.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3. 选择合适的时间。
4. 空腹打坐。
5. 就位。放松。直背而坐。
6. 深呼吸。
7. 置心一处。专注。
8. 持续。尝试建立每天冥想20分钟的习惯,但首要目的是建立持续性。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你需要学会关注自我而获得平和喜悦,越依赖外在就会越迷茫失落。真的快乐是心灵的自由,是浮华世界中的一颗淡然和宁静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