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案大家谈:设立“爱乳日”保护女性乳房

(2010-03-04 07:46:51)
标签:

杂谈

今日提案征集意见:建议设立“爱乳日” 保护女性乳房健康

 

    乳腺疾病是女性多发的一种常见恶性疾病,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这五大类乳腺疾病,其致病因素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生命危险。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罹患乳腺癌,其中有近1/3的患者最终死于乳腺癌。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其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中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尤其沪、京、津及沿海地区是中国乳腺癌的高发地区,以上海最高,每年的新发病例愈4500例。

 

   1992年10月,当“粉红丝带”作为全球防治乳腺癌的标志推出后,每年的10月正式成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或警示月,每年10月18日为防治乳腺癌宣传日,10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定为粉红丝带关爱日。“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的宗旨。粉红丝带活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政要、名流、影视明星及各国妇女的大力支持,在女性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和认识度。2003年粉红丝带飘进了中国,引起了我国广大女性对乳腺健康的关注,唤起女性预防、战胜病魔的信心。

 

提案大家谈:设立“爱乳日”保护女性乳房



   乳房疾病对女性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不容忽视,科学科学研究表明,主要有以下发病因素:

 

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是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以往,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分布以40-55岁居多,而今却已开始向年轻人群扩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乳腺癌,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现代女性尤其是都市白领女性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据资料统计,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而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和肝虚,进而引起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三、对于绝大多数妇女而言,乳腺癌不是劳累和饮食而至,而是不良或恶劣心理情绪所致。它是一种与情绪关系非常明显的疾病,尤其是感情,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单身的、分居的、离婚的、或是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女性容易导致郁结成疾。

 

四、如今,都市生活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敢面对生育的挑战,同时许多新妈妈担心哺乳会使乳腺组织萎缩,导致乳房下垂,影响体形而放弃哺乳。调查显示,从未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未哺乳过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哺乳,至少能减少四成乳腺癌的发病率。

我国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2.95/10万上升到目前的5.90/10万(其中城市8.5/10万,农村4.8/10万)。西方发达国家在乳腺癌筛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并有效降低了死亡率,但我国乳腺癌筛查工作起步较晚,筛查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

 

为帮助女性摆脱疾病困扰,以社会的舆论力量唤醒更多女性自爱的热情,重拾自信,关爱乳房健康,为此建议:

 

一、设立“爱乳日”。医学研究证明,乳腺癌是完全能够预防的,“爱乳日”可与国际“粉红丝带”行动同步,以“专家+患者”模式,以科学依据及亲身经历,分享经验教训,对全国适龄女性进行普及教育,让更多的女性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正确的知识,达到“知识爱乳”的目的。在早期诊断的患者中,五年生存率超过95%,因此早期发现对乳腺癌的治愈尤为重要。“爱乳日”就是为了提醒天下的女人关注乳房,拯救乳房于乳癌威胁之中——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女性健康,挽救女性生命。

 

二、成立“关爱乳房基金”。每年定期举办相关的爱乳公益行动,联合国内知名乳房疾病专家,在全国分省市分地区进行以城市妇女为主的乳腺癌筛查工作,同时,对于医疗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义务开展医学咨询和健康教育,增强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受检妇女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通过项目实施,积累经验,为进一步推广乳腺癌筛查提供科学依据。

 

三、吸收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爱乳日”的公益宣传中,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对志愿者进行乳腺癌检查的统一培训,组织考核,合格后参加项目实施工作。对有医疗经验的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手诊、B超检查、钼靶X线检查、病理诊断等技术环节;无医疗经验者则提供讲授与护理等基本知识。

 

四、设立爱乳心理疏导专项组。乳腺癌致病因素多来自气郁,就乳腺癌防治角度而言,应尽早发现自己的心理困扰,必要时可以请专业人士帮助排除心理障碍,消除负面情绪,调整好自己的思维模式,并逐渐改变未来的生活方式。

 

   女性乳房,不仅凸显了女性之美,更是人类生命的象征,珍爱乳房,并付诸于行动,更是为了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延续。

 

百家廊:粉紅絲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26]    
http://www.wenweipo.com/loadImage.php?image_width=222&image_height=&image_filename=http://image.wenweipo.com/2011/04/26/ot0426a2.jpg

 ■ 粉紅絲帶已成為保衛乳房、呵護女性健康的形象標誌。 網上圖片

張 媛

 清明小長假,筆者在商場,正好遇到一群身繫粉紅絲帶的妙齡女郎,她們在三月的清風中袒胸露背,鮮亮的粉紅絲帶在春光中飄舞,引來無數驚艷的目光。許多人不知這粉紅絲帶代表什麼?意義為何?

 健康的乳房是完美女性的魅力所在,也是女人「性感」的第一標誌。但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劇、工作壓力的增大及種種心理因素影響,乳房疾病正在世界各國悄悄蔓延,並趨於「年輕化」。在「談癌色變」的今天,乳腺癌更是令女性不寒而慄的致命「元兇」。

 據報道,乳腺癌已成為當今世界「第一紅顏殺手」,它每年從地球奪走50萬女性的生命,並且死亡率正以3%的速度增長!201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提出設立「愛乳日」的提案,受到國內女同胞積極響應。中華粉紅絲帶關愛公益網由此將每年的10月25日定為「愛乳日」。

 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動的公認標識正是粉紅絲帶,粉紅絲帶已成為保衛乳房、呵護女性健康的形象標誌。如今粉紅絲帶已飄遍數十個國家。內地女明星孫儷、陶虹、張靜初、秦海璐、李小冉、徐靜蕾等先後戴上粉紅絲帶標誌,她們要讓公眾更深刻地了解「乳腺癌」的危害。

 想一想,近年來有多少傑出女性因乳腺癌香消玉殞!2007年5月13日,因飾演林黛玉一舉成名的女星陳曉旭,患乳腺癌42歲在深圳病逝。陳曉旭於2006年3月感覺身體不適,常常不經意托著右胸,家人勸她看醫生,她卻不當一回事。實在逼急了,抓些中草藥回來吃。如此一直拖著,最終查出患了乳腺癌,但已回天無術了!2007年11月27日,37歲的青年歌星葉凡也被乳腺癌奪去生命。在此之前,著名影星李媛媛也因乳腺癌永訣人間。

 中國人口基數大,患者自然也多,每年新發乳腺癌患者達20萬人,乳腺癌已成為城市女性患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了。癌症專家指出,乳腺癌的高發人群包括:乳腺增生多年不癒、反覆做人工流產手術、未哺乳或哺乳過長以及不育的女性。至於乳腺癌患病的誘因則不一而足,不良生活習慣、過重生活壓力和情緒因素,都是引起乳腺癌的原因。

 除乳腺癌外,宮頸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婦科惡性腫瘤也來勢洶洶。其中宮頸癌發病率排在女性癌症首位,死亡率排名女性癌症第四位。2003年底,40歲的梅艷芳因宮頸癌病逝香港。卵巢癌約佔婦科惡性腫瘤15%左右,在女性惡性腫瘤中佔第三位,是造成最高死亡原因的腫瘤之一。香港女首富「小甜甜」——龔如心,就是被卵巢癌奪去生命的。胰腺癌死亡率也極高,被稱為「癌中之王」。2008年2月19日,香港著名藝人「開心果」沈殿霞,在與胰腺癌搏鬥三年之後,於瑪麗醫院宣告不治。 

 有數據顯示,84%的乳腺癌患者因為不重視早期檢查和治療,貽誤了最佳時機而喪生!婦科腫瘤帶來的惡果令人不寒而慄,也引起人們種種擔憂與猜測。但乳腺癌並非「不治之症」,關鍵是要盡可能早發現、早治療,「防患於未然」。與李媛媛、陳曉旭、葉凡等不幸者相比,北京電視台編導葉丹陽與乳腺癌抗爭的事跡就令人振奮,也讓「關注乳癌」成為人們的共識。葉丹陽於2002年3月查出患乳腺癌,並進行1/4乳房切除。術後她創辦內地第一家乳癌康復網站「丹陽愛乳坊」,並用鏡頭記錄自己從患病到手術、化療、出院的全過程。如今,被譽為「乳腺癌鬥士」的葉丹陽康復已逾八年,雖然期間病情屢有反彈,我們還是祝福她能再次度過一劫。

 澳洲「天后巨星」凱莉.米洛更值得一提。凱莉.米洛2005年查出罹患乳腺癌,因及早發現且手術成功,這位「豌豆女皇」不僅戰勝了病魔,而且重返舞台再展巨星風采。前年,康復的凱莉.米洛不僅推出專輯《X》,還四出奔波為新碟宣傳;年末更以嘉賓身份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音樂會,激情演繹多首新歌,完全不像脫離死神魔掌的乳癌患者,她因此被稱為「抗癌明星」。與凱莉.米洛相似,我國港台歌手汪明荃、蔡琴也曾罹患乳癌,都因及早發現做了切割手術,使病情得到控制,至今仍活躍在舞台上。可見只要及早發現和治療,乳腺癌並非絕症!

 內地一部以關注乳腺癌為主題的公益電視劇《活著,真好》令人難忘。該劇針對大多數人對癌症的恐懼感,以平和、科學的心態走近乳癌患者及其家庭,引起全社會對這個不幸群體的關注。筆者是含淚看完此劇的。女主角簡寧是一位事業有成的白領,春風得意之時卻罹患乳腺癌,她因此變得狂躁不安、歇斯底里,家人也陷入漫長而痛苦的邊緣……在主治醫師耐心寬慰和救治下,簡寧終於一步步走出絕境,迎來新生……為了真實塑造人物,主演王菁華不惜剃光一頭秀髮。她說:「這部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愛惜生命從自己開始,無論面對何種艱難困苦,都要堅定樂觀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