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随笔:让生活归于生活

(2015-04-09 16:43:04)
标签:

文化

阅读

心岱著

花们草们

生活随笔

分类: 还烹龙井水(读好书)

http://img3.douban.com/lpic/s27125844.jpg

       心岱的签名本《闲花帖》收到有段时间了,读得极慢。虽然都是短小的随笔,但却是日常生活的积累,有着生活的味道。像书的重量,沉稳的,一点不浮,是我喜欢的文字。
      《闲花帖》写的是心岱喜欢的花们草们,还有作者翻阅资料,刨根问底的快乐。翻读《闲花帖》,心需静,非常适合下午茶的时光。想读哪一页就读哪一页,闲闲的,讲的是舒心。那些离不开生活的花草,在心岱的笔下,都有了灵性,有了感情,还带着旧日的味道。读着读着,温暖一片。不得不说,心岱很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安然地享受着。没有什么比得上与美好相遇更幸福的事情了,我羡慕心岱的幸福。
       心岱生活在我喜欢的城市成都,那本身就是一个休闲的好城市。我曾两次旅游至成都,也有见过几次的文字上的朋友生活在那里。读心岱,就有了熟悉的感觉。好像捧着邻家妹妹的书,看她写一些曾经路过的风景。
心岱的文字有些琐碎,但非常好读,只因那些文字都诞生于她的生活,与她的生活密不可分,也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很容易地就看见了自己。
       比如P74的《再见梧桐》,只一句“小时住平房,家门前就种一株梧桐”就击中了我,这也是我的小时候。接下来,心岱写到梧桐豆荚开裂后豌豆般大小的籽,生吃或炒吃都可以。我又笑了,那时我和姐姐就经常捡拾这些梧桐籽炒了,至今还在回味这些梧桐籽的脆香。
        P80的《广玉兰》,也是我在家乡曾经工作过的一所校园里的植物。高大的树木,洁白的花瓣,雨中甜蜜的香味。还记得当时负责规划校园的女校长,姓杨,精瘦精瘦的。那时不懂此花,带学生作文,咨询她。她轻声慢语的,把校园里的植物一古脑介绍个遍。
       P78的《合欢》是心岱某日乱窜在某一苗圃见到的,查《花镜》证实是合欢。“每夜,枝必互相交结,来朝一遇风吹,即自解散,了不牵缀,帮称夜合又名合昏。五月开红白花,瓣上多有丝茸。”我见合欢,是2011年的端午,去沈阳看一文字相交多年的朋友。她带我去故宫游玩,当时合欢花正艳。我围着合欢树转了两圈,满树都是粉白的花朵,确实惊艳得很。
       再比如P82的《曼陀罗》,之前心岱用不少的笔墨写她的生活。天气,打扫阳台,洗衣服买菜。路过的装饰画店,又说起十字绣,钩针,毛衣针,然后才谈到巷子里幼儿园的曼陀罗开花了。除了十字绣我没有涉及,几乎都能看到我生活的影子,引起我的回忆。这种回忆是对生活的致敬,很温馨。
       《闲花帖》没有章节,基本是按写作的时间一篇篇排版下去的。可如果就此把心岱的文字归于琐碎的日常,还是有些浮浅,这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追寻。就是描写的花草,虽然常见,却都是被我们忽略了的日常的美。何况心岱的文字不仅仅是叙述,还有着浓浓的书卷味。
       最有意思的是P33的《药引•平地木》,心岱先写《花镜》中看到的平地木,再写周氏兄弟文中读到的平地木。鲁迅在《父亲的病》中,嘲讽那些给他父亲看病的医生开的药方中总是需要稀奇古怪的药引,不好找。谈到平地引时说:“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人下,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最后,是问了爱种一点花木的远房的叔祖,才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可在《知堂回忆录》中,周作人在《父亲的病》那节也写到药引,写到平地木,他说:“《朝花夕拾》中寻访平地木怎么不容易,这是一种诗的描写,其实平地木见于‘花镜’中,家里有这本书,说明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珊瑚的。我们称它作‘老弗大’,扫墓回来,常拔了些来,种在家里。”并说在一切药引中,平地木是最不费力的了。又引1899年10月16日周作人日记:“午至乌石墓所,拔老弗大约三四十株……”可惜,《闲花帖》中有点小误,将“拔老弗大约三四十株经”印成了“拔老勿大约三四十株”。
                                                                                                                         2014-2-20

 

《闲花帖》:心岱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35.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