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峡生活报厦门晚报呷茶宽容奢侈品杂谈 |
分类: 闲尝雪水茶(有异趣) |
11月15日《海峡生活报》
拥有宽容这种奢侈品
雨云
对于宽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大英百科全书》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奢侈品,购买它的只会是智力非常发达的人。他的《宽容》一书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探寻了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原因,与信仰、道德、风俗等组成的利益群体有关。
现代人的不宽容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懒惰的不宽容,二是无知的不宽容,三是自私自利的不宽容。懒惰的不宽容表现在不肯前进,不接收新事物上,如同人们只向往“过去的好日子”,看不到现世的美好。无知的不宽容是可怕的,这种不宽容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并且以真理自居,所有持反对意见的人会被看成敌人,宽容在那里是衰退、丢人的事情。自私自利的不宽容则是嫉妒的一种表现形式,行为或思想都被各自的名利所左右。三种不宽容说到底,就是只看到自己的权利,忽略了其他权利的存在。
所以,我更觉得善良、自由是宽容的注脚。一个不善良的人,必定是个不宽容的人。一个没有自由的社会,必定是个不宽容的社会。那么,学会宽容吧,宽容自己,宽容朋友,宽容他人,它是宽阔的胸怀,是博大的仁爱,是豁达的涵养,是美德中的美德。拥有宽容这种奢侈品,我们的人生才能从容、轻松、潇洒,才能海阔天空。
茶桌仔
雨云
厦门人爱呷茶,一把紫砂小壶,几只小茶杯,就能舒展一天的好心情。对厦门人来说,茶就是“茶米”,每天都离不开。俗语: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离了米还可以,离了茶就一天没精神。
在厦门,大街小巷,开的最多的也是茶庄、茶馆、茶叶店。在大同路、开元路等老街,骑楼下,还能见到最早的“茶桌仔”。一张矮桌、几只小凳摆在杂货店的门前,就支起一处话仙的茶摊。一边呷茶一边谈古论今,还不耽误小店的生意。
这是厦门最市井的味道。
来呷茶,紫砂壶里飘出的茶汤,除了全国闻名的铁观音的金黄,更多的是棕褐色的福建乌龙。无论什么天气,约上两三好友,紫砂壶煮茶。水仙、矮脚、肉桂、水金龟、大红袍……轮番上场。即使是在炎炎夏日,沸水一开,茶香一飘,顿时神清气爽,暑气尽消。再闻一下,呷一口,只一会儿,舌头就被浓郁醇厚的茶香包围、绑架。此时,满眼是春,满嘴是香,神仙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