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间的冻米糖之味---读【温暖的味道】问雨云
(2012-06-07 20:24:10)
标签:
雨云《温暖的味道》欣赏上色的照片肖和君金凤玉露一相逢文化 |
分类: 温暖的味道(书缘分) |
博按:被肖和君感动,做了好事都不吱声。今日无事,翻博友动态,才看到他写的此文。和肖和君,虽只是相交于新浪博客,却是因为文字而互相欣赏的少数人之一。还记得年初捧着他的《金凤玉露一相逢》阅读时的感慨,还记得厦门一位文友称赞他的文字:有意境,透着汉语之美。而我更相信,美好的文字总是带来美好的缘分。今年3月,肖和君刚刚做了父亲,是属于正忙活的人,他的博客已经4个月没有更新了,却为拙作撰文,怎不令我感动?昨日有美好的燕影,今日有谦虚的肖和君,谢谢所有欣赏帮助我的朋友们,你们真的很好很好!因为你们,我才成为更加幸运的人!
行间的冻米糖之味
---读【温暖的味道】问雨云
肖和君
一日回到办公室见到桌上一个邮包,手写体合了几张邮票让我顿时如回去从前时候,那时候文字是手写的,电脑还不曾出现,不知道有电子邮箱这一回事,写一封信要写了删删了写然后再眷写工整,用心写好信封的地址和收件人,将邮票贴得正方妥帖,把莫再三然后盼着回信。那时候心是有闲与快乐的,很久不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了吧?从雨云邮寄来的她的新书散文集,哪些内心深处的快乐随着她的文字一行一行逐渐缓缓升降起落如万千蝴蝶绽放。有些回忆,有些事,有些人,是需要某一个时候由有些物件来牵扯放生出意象的,就如同这本书。
与雨云相交于网络,更准确的说是新浪博客,推荐雨云给我认识的是一个叫九天揽月的大哥,他对雨云推崇备至。我当时只是觉着好奇写写博客,对于认识朋友自然是欢喜的,于是不登陆去雨云小坊隐身客坐,漫漫一篇篇文字细细读下去,仿佛读到一颗敏锐而优雅的心事,与冰冷的网络世界里滋生出花朵,那应该是属于少女的敏锐与成年后的持重的对读而造就的优雅。很奇怪,有印象的是【听,云移动的声音】,这文字有七分陈之潘先生的况味。但我更加觉得,其他篇章比这一篇文字更老练更让人牵念。
我平时爱好下厨做几道小菜,小居室里已美食家自居。当读完【母亲做的冻米糖】我承认我失态了。平时爱极了各类小吃食,对于居家自制的美食,特别是见到她写是由其母亲自制,该当有何等美味?看雨云一一道来,仿佛工序也不算太复杂麻烦。虽然经历了自制灌汤肉馅包的失败之举,但我仍准备寻一日空闲,按照这程序来做做冻米糖。原因无他,每次一读这篇文字,我仿佛从字里行间见到一块块冻米糖自黑字白纸间升起来勾引我胃口不自觉唇舌生津。
什么样的文字算是好文字?几百个汉字组合能引起人冲动引起人有生理反应,个人觉得,这文字无需任何评价,已经是很好的文字了。而我,是如此读雨云的新书,抑或算是唐突美人?
而本书里,我反复看的是上色的照片这一章节,收录了露天的电影院,夏日的午后,小时候的游戏等16篇文字。有记儿时的同伴,不动声色一路白描到底却让人心生慨叹的水莲。有端是搪瓷碗边吃边看露天电影的乐趣时光,有树荫下知了的鸣唱与梧桐叶的清凉之乐,而玩标,玩泥巴,跳房子这些当年在玩具欠缺的时候是多么让人心动的记忆呵?那时候小小的衣服口袋里塞满了纸折的标。我仍记得,曾有一个小同学穿着父亲中山服改装的衣服,四个口袋里纸标塞都塞不下,他站在课室外得意洋洋的往袋子里塞,而我们则站在一旁恨得牙痒痒的羡慕得不得了。
我喜欢雨云的文字,不做作不矫情不无病呻吟,没花哨之墨也少浓墨重彩更多的是细细道来的白描手法,不惊不乍波澜字文字深处渐起,这是需要功力的,而更需要的,则是闲散的内心世界与不与众人争名夺利的眷眷心思,方才有此老道的笔墨篇章。而让我每次一读不自主的起口舌之欲。
改日放下书,去雨云所在之地,好生寻将过去,好生吃她所记载的吃食。当文字的意象与美食的具象合二为一,该是何等快意之事?
雨云,你说这样可否?
附: 静好散文书系活动预告
@夏敏的微博 :一年一度的集美龙舟节又开始了。今年集美诗歌节转换成散文笔会,感谢往年诗人们的捧场,也感谢今年散文作家的莅临。我们的活动安排在本周日(10号),上午9点半以后在龙舟池畔的华文学院有黄静芬、夏敏、南宋、洪本祝、雨云、郭永仙的文集签售,下午在集美区政府院内的集美厅召开作品研讨会。欢迎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