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朋友们拜年了,祝朋友们龙年大吉!


肖和君的美图美文
雨云摄影
收到肖和君快递来的新书《金风玉露一相逢》,我正忙着除尘迎新。于是,休息的时候,就捧着肖和君的书读,越读越喜欢,仿佛迷离的春天提前来到了。
认识肖和君,缘于一位朋友的介绍。我也很喜欢肖和君,首先觉得名字好,一个“君”字,仿佛民国儒雅的风荡了过来。其次是文字好,很有汪曾祺的散淡,还有董桥的闲适。于是,有空就去读读肖和君。这一读,发现了肖和君有很明显的“三爱”倾向。
第一,肖和君爱雅书。爱书就爱书,为什么是雅书呢?这要读读肖和君的“看书不读书”系列了,晒的都是好书。他选书既挑内容更挑装帧。装帧不好,内容再好也入不了他的眼。肖和君是美术科班出身,现在是服装创意设计总监,讲究雅,讲究美感。有次看到他晒洪范书店出版(台版)的周梦蝶《十三朵白菊花》。先是周梦蝶生平经历的介绍,再是海绿的封面,一支旧白菊依着旧白的书边绽放,真正的雅致,让人生出许多心思来,想不爱都难。肖和君的许多银子都花在了书上,有时买了还不舍得看,怕损了书的美,就买两本,一本收藏,一本阅读。爱书爱到这份上,实在是奢侈。
第二,肖和君爱美食。买与美食有关的书,像林文月的《饮膳札记》。也写与美食有关的文字。最有印象的一篇文章是《一个人的餐桌:蒜加》,从读美院时一碗米饭一碗蒜蓉的美味谈起,说到做蒜加给朋友吃,乐此不疲,甚至加以改良,放入了虾仁。文章写道:“蒜加是用约20个大蒜,斩成蒜蓉,再将辣椒剁成蓉,下锅以猛火热油炒香上碟,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道菜,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好吃与否,在与一加字。文章做小做大,读来妙趣横生,在于写的人懂不懂得自控,这是才情所限。”
“这个日子,不一定要因为书信片字的往来而增彩,有些思念还真正是在最平常的这一份什物之中。或许,如我,在某一日,在某一个我所陌生的城市,我那一帮曾经与我一同嘻笑喜乐的同学少年,也会一个人炒一个蒜加,安静的吃一顿饭么?”这样的文字带着生活的味道,又安静得像流逝的岁月,更如月光下的醉竹,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后来一想,肖和君爱书,也受汪曾祺先生的影响,有这样的心态也是修炼来的。年龄,经历,倒在其次了。
第三,肖和君爱妖精。怎么个爱法,读读他的这本新书《金风玉露一相逢》就知道了。这本书以肖和君一贯的散文风格,优美的解读江南神话里的爱情人物,书中还有肖和君的27幅写意钢笔画,中国画的意境,美妙绝仑。作者在序言《迷妖记》中写道:“我历来爱看神话爱看妖精的戏份传说,想来或许是小时候受了西游记的影响。书里那一帮妖精层出不穷,变身后是一位大美人,窈窕多姿一步三叹。真是引人心思的好桥段。”什么蜘蛛精、琵琶精、白骨精,再到后来的白蛇青蛇、红鲤、田螺姑娘。妖精们有了凡心,入了凡尘,又有那么多的本事,化腐朽为神奇,找个妖精寻个神仙做老婆谁不想呀?难怪肖和君爱妖精,爱到骨头里,让她们一个个在文字里活色生香,尽显绵绵情意。只怕这样一本美文读下来,将有更多的人早晨不愿醒来,做梦也要寻一个出来,或是把家里平凡的妻幻化成书中的妖精,偷偷地笑呢!
其实,书中的很多文字我都在肖和君的博客中读过了。他的博客名是“将心水煮”,很有诗意的博名。早在一年前我就知肖和君要出书了,他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封面设计权,这对爱雅书的肖和君来说是一种折磨,曾令他有放弃出版的念头。书名似乎也不如他的意,他最想要的是《白描》或《闲踏月清凉》,都被出版社否定了。现在读此书,觉得书名倒也符合书的内容,就是俗了些。封面设计也还素,雅就差了点火候。这样的对比,主要是因为肖和君的文字太雅了,太美了,尤其是每一录后面的“记”,是我最喜欢的。从仙里雾里,妖里精里的一唱三叹中回到现实中的人事,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是真正的好散文。挥洒自如,散淡雅致极了。加上肖和君文字中熔入了他对戏剧桥段的迷恋,对中国水墨画的迷恋,远看近读,浓点淡抹,总是相宜。
记得有次一位厦门文友读到肖和君的博文《深夜,刀声如烛火明灭—夜读金庸》,转载并称赞:有意境,透着汉语之美。这也是肖和君的文字带给给我的最深切的感受。可见,好的文字给人的感觉是相通的。
(《金风玉露一相逢》肖和君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定价:35.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