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菩萨

(2011-05-07 11:41:23)
标签:

九江

母亲

母亲节

广佛寺

烧香拜佛

健康

长寿

情感

分类: 消冰煮茗香(品百味)

 

博按:昨天下班回家,推开门,鲜艳的康乃馨盛开在淡绿的玻璃瓶里,Sherry提前祝我节日快乐了!明天是母亲节,此文献给母亲,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长寿!

母亲的菩萨

妈妈(图片来自网络)

 

  母亲从什么时候开始信佛,拜菩萨的,我并不确切知晓。也许是因为父亲走的早,坚强的母亲独自承担了一切艰难,菩萨就成了她的心灵寄托。母亲信佛,还拜了师领了徒弟证。母亲曾不只一次将证摊给我看,我却一直没记住她的法号。

  记得Sherry很小的时候,丢在母亲家,几个小屁孩就曾跟着母亲去山上烧香拜菩萨,跑的颠颠的。Sherry回来跟我说:庙里的稀饭真好吃!

  2008年暑期,回九江陪母亲二十来天,也有机会随母亲去廉溪附近的广佛寺烧香拜佛。那天是观音生日,不到5点母亲就起床了。5点半出门,邀弄堂的婆婆们一同前往。到了广佛寺,不过6点左右,已经来了不少信徒。母亲换下家常服,套上黑色的弟子服,点香拜佛,也帮忙做事。

  寺里的早斋是稀饭小菜。稀饭装在大水缸里,放了消暑的绿豆,浓稠。小菜有咸菜,干豆角,干茄子,干野菜,样样与稀饭是绝配。碗在竹筐里,筷子在簸箕里,自取。我吃了两大碗稀饭,超量了。后来上了馒头,又吃了一个。每个人都说“清香米饭佛前食”好香。餐后大家围在院子里摘菜。折长豆角,剥薯藤皮,削土豆,刨冬瓜。菜基本是师傅院子里种的,还有些是信徒们带来的。

  十点多,寺庙收女弟子,是一位四十左右的女子。举止雅静,看出现实生活的优越。但她在念经、拜神,师傅宣读佛规戒律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颤抖,是那么明显。心中似有千涛万壑,不能说,只能交与菩萨了。接着上供食,唱经。众人一一上前展开手上的善款(多少随意),投进功德箱。再捻香过头,拜佛。然后跟着师傅绕着庙堂边走边唱。正好有一位来自福建的女弟子,被邀担当重要角色。她用佛筷夹了饭,站在门口敬里神,再往外走,请外面的神进来用膳。整个过程信徒们虔诚恭敬。我找机会与她聊了几句,得知是福建晋江的,在九江做生意。

  不久听到了竹筒的敲击声,那是告诉人们:斋饭了。午斋的菜依然是用盆装的,在斋堂里一桌一桌放好了。盆里有马铃薯、豆角、薯藤、豆干、腐竹、黑木耳等等。我还在信徒的指引下,到厨房大灶处喝了久违的米汤,铲了久违的锅巴。

  寺里的大师傅已经七八十岁高龄了,露个脸就拄着拐杖休息去了,主事的基本上是小师傅,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听说女子是江北人,婚后不能生育,抱养了一个女孩。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好,女子的婆婆一直怂恿儿子再娶,那男的就开始松动了。女子一气之下,断了尘缘,带着抱养的女孩出家了,成了广佛寺的小师傅。小师傅说话柔柔的,很和气,有人缘,大家都说好(隔着广佛寺十来米就有家装饰华丽的寺庙,却人气不旺)。斋饭的时候,我还见到了小师傅抱养的女孩,很腼腆的上桌夹菜,然后又静静地去一边了。听说,女孩读初中了。

  活动结束后,师傅将供果分给众人。一个苹果,两个梨。或是一个梨,两个桃,还有米粑,随意地搭配着。先供佛再供众,果好,因就一定好,信徒们高高兴兴地接收了。

  下午和几个同来的婆婆走着回去,心情似乎都很好。母亲的记性也很好,她给我们唱庙会聚会歌,我听的入了迷,晚上一句句记下来了,是这样的歌:早上敬香一阵烟,/又敬福来又敬天,/又敬太阳红光进,/又敬南海观世音。//中午敬香七寸长,/又敬儿女又敬娘,/又敬丈夫添福寿,又敬儿女寿命长。//晚上敬香福归家,/层层阶阶掇金花,/金花掇在香炉底,/我敬香来保全家。

  母亲近年来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还经常参加拜香团,去北京、深圳、浙江、香港等地敬香拜佛。他们从不像有些香客买几十上百上千的烛(庙里的师傅也不让),说菩萨不喜欢,看的是心意。远处的佛,他们敬细香。近处的佛,他们敬时令水果,或香油。有次母亲拿着香油给每一盏佛灯添油,庙里的师傅说:这才是真正敬佛的人呀!

  有一次母亲跟我说,她老了,别人求菩萨求的是大富大贵、升官发财,她求的是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现在,母亲惟一担心的就是我,还有我的sherry,总是求菩萨保佑。每次打电话回去,她都会说一些。清明和朋友在婺源,夜里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说去湖北拜佛一周回九江了。菩萨说我过得很好,以后还会更好。母亲喜滋滋的语气影响着我,我也喜滋滋地对母亲说,我很好,这下总相信了吧!

  《论语》中《里仁》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我从十几岁就离开了母亲,越走越远。有时打电话回去,母亲说,就缺你了。记得刚来厦门的时候,母亲想我想得流泪,菩萨说母亲:你想她干什么?她又不想你!如今,我开始懂母亲,想母亲和她拜的菩萨了,我也泪流满面了。

 

 母亲的菩萨  母亲的菩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来自网络)  广佛寺的南瓜       雨云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