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文学院揭牌成立

标签:
厦门文学院舒婷弘一法师厦大鲁迅文化 |
分类: 闲尝雪水茶(有异趣) |
天仙旅社旧址 雨云07年5月4日摄于中山路
厦门文学院今日上午在厦门文联二楼举行揭牌成立仪式,从此,厦门有了自己的文学“梦工厂”。近30名来自八闽的作家成为首批与厦门文学院签约的作家。厦门文学院院长陈元麟和厦门文联主席舒婷共同揭牌“厦门文学院”。厦门文学院的成立,是厦门文学艺术界的一件大事。相对于其他省市来说,厦门文学院起步较晚。祝愿厦门文学院厚积薄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厦门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大师云集。
1921年,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1926年,设国学院。林语堂任厦大文科主任。林语堂以他的宽容和影响召集了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到厦门,来到厦大。除了文学家鲁迅,还有国学家沈兼士、古史专家顾颉刚、语言学家罗常培、哲学家张颐、中西交通史家张星烺、考古学家陈万里、编辑家孙伏园和作家章川岛等。鲁迅是1926年9月4日来到厦大,担当国文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1927年1月16日离开厦大。在厦大,鲁迅虽然只待了短短的四个月,但他的精神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厦大,鲁迅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两本教材。他的许多重要著作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如《铸剑》、《奔月》等。在厦门大学集美楼“鲁迅纪念馆”中还保留着鲁迅先生在厦大时的居室。
另一个在厦门影响深远的大师是黑袍、黑伞的弘一法师。1927年,原本要去泰国的弘一法师在陈嘉庚胞弟陈敬贤的介绍下来厦门南普陀弘律。从此,弘一法师人生最后的14年,基本上就呆在了闽南。弘一法师喜欢闽南的气候,恪守“衣不过三和过午不食的教条”,来往于厦漳泉各地的寺庙。厦门的南普陀、万石岩、日光岩、万寿岩等都留下了大师的足迹。1936年岁末郁达夫下蹋厦门中山路天仙旅社432房,去鼓浪屿拜访弘一法师。当时弘一法师正在日光岩“仅有一木窗,风时雨时关闭”的小房静养,后郁达夫诗曰:“不似西泠遇骆丞,南来有意访高僧。远公说法无多语,六祖传真只一灯。学士清平弹别调,道宗宏议薄飞升。中年亦具逃禅意,两事何周割未能。”
雨云对现在的厦门文学文艺界也还不是很熟,在现场认识的人也很少。属于非常安静地坐在一边的人。看着王莹老师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地摄影,忙碌让她显得年轻充满活力。在简短的揭牌仪式之后,雨云趁着到场人员合影留念的时机,揣着进场时得到的礼品一份(内有《相约厦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CD三片,购书券200元,《厦门文学》一本,《厦门日报》一份)喜滋滋地就离开了。其间见到舒婷两次。没有上前说话。现在想,应该把那本阅读过的《真水无香》带去给舒婷签名的,多好的机会呀!看来,还是入迷不够深,没有熟虑。常这样想:做一个文学边缘人其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