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时候的游戏--跳房

(2006-04-18 12:29:07)
分类: 消冰煮茗香(品百味)
  想起小时候的游戏,记忆就刹不住车了。一位朋友说,要和我比赛。还有一位朋友说,见面了把会玩的游戏重玩一遍。她这一说,让我向往死了。就是现在想一想,也快乐得要命。于是,记忆的大门继续敞开、重温儿时的幸福。

  小时候还有一种很好玩的游戏――跳房(玩这种游戏的一般是女孩子)。跳房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准备。找一块平整的地方,用树枝或瓦片的尖端划房子。房子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长方形,三四米长,两三米宽。先划四条均等的长方形,再在长方形中间划一条竖线,就成了均匀相等的八个方格(即房子)了。还有一种复杂点的。方格的大小和前面差不多。先划三个方格,排下去。后面再划四个方格,对称的。最后再划一个半圆。房子就完工了。房子有了,还缺一样东西:跳房的工具――瓦片。地上随便找找就能捡到。小小的一块即可。不规则的,或是太大,在地上摔一摔,或是用石块敲一敲就好了。

  一阵剪刀、拳头、布的比划过后,游戏开始了。玩的方法两种房子基本相同,只是线路略有不同。我现在就来讲讲这个复杂一点的。 第一个玩的人先扔瓦片到第一格中。单脚跳进第一格,踢瓦片。踢到第二格。第三格。四五两格从左踢到右。六七两格就从右踢到左。最后踢进半圆格里,再踢到半圆格外。半圆外的瓦片千万别踢太远了,远了单脚立在半圆里就捡不回来了。捡回瓦片后,身子回转。双脚跨在六七格上,再双脚跨在四五格上,再单脚跳第三格、第二格、第一格。顺利返回。跳房的过程中,脚和瓦片都不能压到房子的划线,也不能不按顺序踢。违规了就下来了,换其他人踢。踢瓦片除了身子平衡好,腿有力气,还要掌握踢的力度。太重了,容易踢过下一格,不行;太轻了,踢不过格子,或是刚刚过格,贴着划线就麻烦了。贴着划线的瓦片非常难救。得脚踩着瓦片(也不能压线的),一点点往后拨,拨到格子中间才能轻松地踢到下一格。

  完整地跳完房后,就要站在规定的地方背对着房子扔瓦片了。瓦片从头顶上扔过,落在哪个格子房里哪个格子房就归扔的人了。在房子格内作上记号,勾或是叉,区别于别人的房子。以后跳房经过这个格子的时候,就可以双脚落地,轻松地踢瓦片了。一个房子只能由一个人占有。瓦片扔到别人的房子只好重新扔。扔的过程中,最想占有的房子就是第三格这个重要的格子了。也算是重点区域吧。其次是四五、六七中的格子,再是第二格,最后是第一格。四五六七格被占房后,回头就不能从别人的房子里经过,就要单脚跳过了。如果格子房接连被一方占领(如二、三格),是允许借路踢瓦片的。但是只借出其中的三分之一,增加了跳的难度。最后的半圆房是不能被占有的,只是捡瓦片转身的过渡。记得最难扔的房子是第一格。因为离得近,稍一用力就扔到后面去了。常常是贴着头皮朝后轻放,往往还扔不中。所有的房子都有了主人后,就来数房子,谁最后得到的房子多,谁就是胜利者。

  跳房这个游戏一直伴随着我们整个童年。任何时候都可以玩。甚至在等待露天电影开影前的时间里,也和伙伴们跳着玩。渐渐地,房子还是那样的房子,平整的土地变成了水泥地,老师的粉笔代替了划线的木棍,瓦片也换成了百雀灵那样漂亮的香盒子了。

  2006-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带着春天回家
后一篇:梦游人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